|
中评社香港2月12日电/美国《世界日报》2月11日载文《中国今年“周年”之年的历史启示》,摘要如下:
对中国和中国的执政党**来说,今年再入“周年之年”,除了以胡锦涛访美来大锣大鼓纪念的中美打开外交大门40周年外,还有三个重要的周年纪念活动,而这三个周年,各有其历史启示,与中国的现实紧密相联,甚至也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发展。
这三个周年,分别是辛亥革命暨+++国建国100周年、**建党90周年、“苏东波”即前苏联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崩溃20周年。这三个周年,对中国来说过去影响被及方方面面,至为深远,现在又催使为之进行反思,反思的核心,更直指兴亡存废,朝代更替。
先看**建党90周年。此前的**中央全会乃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全国性会议,均把**建党90周年的纪念活动,作为今年头等政治大事。为这个周年纪念,**当局将举办系列庆祝活动,其中最核心的是确定在北京以**中央名义、以最高规格举行纪念大会,胡锦涛以总书记身分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在过去90年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提出**未来发展的展望和政治论述。与之同时,**将展现一系列发展成就,包括展示军事肌肉的首艘航空母舰下水。
在过去90年来,12个人代表50名党员,在上海和嘉兴南湖一条小船,成立了中国***,于今发展为有7800万之众的党员大军、数万个乡镇以上的党委机构,堪称世界上第一大政党。与之同时,**连续执政超过60周年,又成为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之一。但正如历史的中国,正经历市场文明的洗礼,90高龄的**,也面临着社会的贫富分化、官场的腐败横行,“不改革要亡党”的历史转折关头。
如果说**建党90周年,被定为头等政治大事,则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活动,被降了一格,交由政治花瓶、统战机构的全国政协来打理,相关的纪念活动,包括全国纪念大会等,也将由全国政协来筹办。这种安排可以理解,**今天已无意去争谁是辛亥革命传承人名份,何况台湾还有个+++国的存在,引致两岸的关系还在争辩着“共识”。
但辛亥革命对中国来说,不只是个神台,还具有现实意义,这个现实意义不在于谁发起革命,而在于谁导致革命,更深一层的问题,是清王朝为什么会覆灭,晚清时的社会状况,与今天有没有相似之处,辛亥革命作为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其民主与共和历史任务,百年后的今天是否能去完成。
至于20年前的“苏东波”,苏联帝国的即时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全面换帜,不仅是当年的全球大事,20年来持续震撼着**,**组织的研究班子,到今天还没有停止相关研究课题。**今天一系列政经政策,不论是当时立即转身投向市场经济,是后来的拥抱全球化,还是今天的经济开放、政治保守的“维稳”局面,可以说全部受到那年的深刻影响。
20年过去,虽然年年不忘“苏东波”,20周年当然不会纪念,但**智囊机构围绕这特殊事件的特殊年份,还是要拿出相应课题成果,提交决策层作政策参考。至于民间,对这一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讨论,国家权力、特殊利益、告别革命、政治抗争、公民权力等一系列话题,已有更明确的主张。
辛亥革命、**建党、苏东波,是在过去百年间,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事件,但在百年后的今天,由不同的枝蔓缠绕到一起,又汇聚到一个新的焦点之上,那就是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的路应该怎么走。当年的辛亥革命和“苏东波”,令当年腐败透顶的清王朝、由专制和到特殊利益集团操控苏联彻底****;当年以政治理想主义催生的**,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相似病征。
今天的中国,看上去正在走向强盛,有望成为全球领导大国,但在某种层面,有如当年“红楼梦”的荣宁二府,外表看上去风光,内里千疮百孔,最大的问题,正是其体制的弊端、其官员队伍的严重腐败、其特殊利益集团坐大失控、其官民关系的势若水火。三个周年带来的历史启示,也就开始变得清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