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真诚:政府当务之急应赶紧降税减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5 10:2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真诚:政府当务之急应赶紧降税减负
文/陈真诚
(载《南方都市报》,文章“政府赶紧降税减负吧”地址:http://gcontent.oeeee.com/e/a4/ea4a443e06d41e74/Blog/e0c/9c00a6.html?t=1295351761)

[导读:企业家们几乎一致的呼声是:企业愿意增加员工工资,但政府应该降低税收,应对冲企业负担,否则不少企业可能会倒闭、破产……本文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人或任何机构、企业做出任何决策的依据,也不构成对文中提及的个人或机构的评价。]
                     
诸多迹象显示,房产税即将从传说变成现实。据称,财政部已经原则上同意了上海、重庆两个城市试点房产税的方案,而且北京、深圳等地也可能将加入首批试点城市行列。
不久前,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明确表示今年将对高档商品房征收房产税。1月9日,在重庆市“两会”期间,黄奇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期间,重庆将加强财税调节,开征高档商品房房产税。据悉,重庆房产税改革主要针对高档商品房和打击炒房投机,存量房和增量房均包括在征收之列。计入征收房产税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可能为144平方米以上,多套房建筑面积实施累加制。继重庆市明确将开征房产税之后,上海市有关方面也表示上海房产税征收方案已上报北京。1月16日,上海市市长韩正表示,今年上海将按照国家部署,做好房产税改革试点准备工作。18日,韩正在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补充发言时透露,上海房产税以“超过一定人均面积的新购住房,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看来,开征房产税这把悬着的达摩克利斯剑即将落下。尤其在各级两会陆续召开的当下,房产税一如物业税一样成为了热点话题。
追根溯源,开征房产税起源于物业税。由于涉及到土地出让金的问题,物业税便在热闹了若干年后不了了之。从去年开始,在政府的思路中,物业税被房产税取而代之。
尽管提出开征物业税、房产税的初衷是基于财税改革的目的,但从诸多迹象来看,目前政府意欲开征房产税的主要动机是,通过对持有环节征税,打击投资投机,抑制非理性需求,从而促使房价下降。也就是说,政府试图利用房产税来解决房地产市场顽疾,但伴生着一些关键问题,于是,政府的公信力正再次接受考验。
不错,本文作者陈真诚赞成通过开征房产税乃至物业税来助力调控,甚至赞成全国推广,全面开征,而且要“惩前毖后”,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对象都要开征,但政府必须做到:
一是,坚持公平公正和调剂贫富差距的原则。
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合理的基本自住需要和调剂贫富差距差距这两个问题。对于低于人均住房面积、基于合理自住所需的普通住房,可以不征收或只是象征性征收。对于超过人均住房面积、超出合理自住所需普通住房范畴之外的所有住房,不管是存量房还是增量房,也不管是不是所谓高档商品房,都要征收。尤其对于那些投资投机性购房、多套持房等,特别是空置房,不管是不是所谓高档商品房,对所有存量房和增量房,更要作为征收的重点对象,甚至可设计惩罚性税率等相关征收政策。如果只是针对所谓的难有明确鉴别标准的高档征收,或只针对增量房征收而存量房不征收,结果只有很少数的房屋被实际征收房产税,很明显涉嫌有违公平税负原则、保护既得利益群体、保护已经入市的投资性购房者和投机性炒房者,不但在打击投资投机、逼出所囤积的存量房上市形成供应、助力房地产调控等方面的效果或将不大,而且也难以达到财税改革的目的。
二是,更要遵循整体税负下降的原则。
首先,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达2.7万亿元人民币,最近5年达7万亿元人民币。收了如此多的土地款,土地使用年限只有70年,政府应采取冲抵或其他办法处理。而且,今年1月6日,财政部在《关于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政策的通知》中明确,对按照房产原值计税的房产,房产原值应包含地价,包括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价款、开发土地发生的成本费用等。舆论认为,这是在为开征房产税及将来过渡到物业税做前期铺垫。最近又有媒体报道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已经拟定了房产税改革的总体方向,拟将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即城镇土地使用税)两税合一,成为房地产持有环节的新税种,且按照市价计征。合并后的新税种性质类似于国外一直推行的物业税,可能被叫做“物业税”或“房地产税”,其征收范围将最终覆盖个人住宅。这就意味着,房产税最终要落向物业税。一旦开征真正意义上的物业税,必然要包括土地这个征税对象,要包含土地价值的征税。因此,将来,政府还应该考虑降低甚至取消土地出让金。因房产税最终要落向物业税,税收和土地款这个重复征收的问题必须要处理,回避不了。
其次是,政府应该明确降税,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缴税基数,减少工薪阶层的税费负担,还要适当降低企业的税负。此前,有媒体报道称,2010年全国征税达77390亿元,加上非税收入,全国财政总收入或超10万亿,远远高于GDP的增幅。今年1月20日,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至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其中,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73202亿元,增长23%;非税收收入9878亿元,增长9.8%。消费税增长27.5%,营业税增长23.8%,个人所得税增长22.5%,这几个税种的增长速度均超过财政收入21.3%的增速,也超过税收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个人所得税增长速度接近税收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而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的GDP增速为10.3%,说明同期的财政收入增速已经是GDP增速的两倍多。政府收了如此多的税,要让老百姓切实享受经济增长的好处,就必须进行财税改革,降税减费,以藏富于民,给利于民,让企业将更多利润用于发放员工工资。
再则,为应对通货膨胀,要求加薪的呼声很高,这给企业带来了压力。政府提倡、舆论要求提高工资,而实际上,除公务员等加薪由财政负担外,其他企业员工加薪最后终究要落到企业头上。如果不给企业降税减负,所谓的企业员工加薪,要么可能沦为空谈,要么就直接增加企业负担,而最终会转嫁到商品价格上,推动物价继续上涨,加剧通货膨胀。本文作者陈真诚曾分别向个人资产都超过亿万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老板、实体企业老板、施工企业老板、服务业企业老板这些企业家进行过相关面对面调查得知,面对以加薪应对通货膨胀之说,企业家们几乎一致的呼声是:企业愿意增加员工工资,但政府应该降低税收,应对冲企业负担,否则不少企业可能会倒闭、破产。
应该说,在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尤其通货膨胀大势下,与其在加薪上打主意,不如在打击通货膨胀和降税减负上想办法。尤其在公务员加薪方面,政府要慎之又慎。否则,急于给公务员加薪,弄不好,又将带来物价进一步上涨。事实上,历史经验说明,几乎在每一次公务员加薪之后,尾随来的往往是不同程度上的物价上涨……
如此看来,政府应该赶紧降税减负,这可说是当务之急。
(《南方都市报》文章“政府赶紧降税减负吧”地址:http://gcontent.oeeee.com/e/a4/ea4a443e06d41e74/Blog/e0c/9c00a6.html?t=1295351761)
[联系作者陈真诚:QQ622000544,电话13808420007,限土地交易与项目投融资等工作联系,请注明具体事宜。有关土地交易与项目投融资供求信息资料,请发邮件至622000544@qq.com。欢迎加入QQ群“土地交易与项目融资”(群号46389985):限基金、信托、券商、投行、银行、典当、担保、房地产投资等投融资、土地买卖机构人士加入,无关者免入。实名制,申请加入者请注明个人姓名和单位名,以便放行。]

阅读推荐:
房产税保护既得利益21-23日或加息     视频013:调控下的楼市怪圈
齐鲁银行案是对悬浮信贷高铁的警示     视频012:楼市真降还是假摔
房企资金链将断?别吓唬人             视频011:房地产的非典型谋杀
房价调控表态需挤掉语言泡沫           视频010:价格洼地的命运
2011调控升级市势微妙心态忐忑         视频009:买期房还是现房
遏制房价上涨成空头支票               视频008:补贴能否阻止楼市下跌
物价地价房价齐涨房价何以合理         视频007:人民币贬值便宜了谁
年内再加息或致楼市滞涨               视频006:内忧外患降息能否解困
央行应放弃低利率                     视频005:政府补贴买房是劫贫济富
元月或再加息                         视频004:退房风波(下)
别让货币调控成“空调”               视频003:退房风波(上)
别让房产税落入阴谋陷阱               视频002:一线危机(下)
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已经开始             视频001:一线危机(上)
中央或推房产税抑通胀
经济工作会议更需要反思
年内或继续加息
货币政策转向房调将再加码
房价或将继续坚挺
央行还应多次加息
热钱猛如无形虎
好别墅要做到“五讲四美”
关于海南房价,我就这样“被标题”
通货膨胀将会推高房价预期
我没说过海南房价将下降80%
房市已患新政策依赖症或瞬间暴变
房产税或成悲情结局伤民不利政
房价调控还有更严厉后招
不加息等于鼓励财富掠夺
楼市调控还将下“加息”猛药
近期房价上涨之主因内幕
政府加码调控主要落点在哪
生物低碳楼盘或最具购买价值
中小开发商或将死掉一批
立法禁止炒房不现实
打击空置须用重典
有些闲置土地囤积了17年
大量空置房或逼出空房税
政府应积极支持生物低碳地产开发
房地产低碳化任重道远
低碳地产有望产业化目前仍处概念炒作
民间融资年利率最高达96%
房地产泡沫没有破灭
房地产调控会否再陷囚徒困境
低碳地产应当领衔低碳经济
国土部长断言房价下降底气何在
警惕地产“低碳”被滥用
物理低碳不是真正的低碳
通胀下负利率对冲房地产调控政策
生物低碳已被楼盘用作营销噱头
生物低碳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价值
低碳房:住宅新趋势or促销噱头
是否低碳与房屋面积关系不大
地产“低碳”被滥用
地产低碳不能设下使用成本陷阱
新住宅运动不能作为涨价理由
税收调控政策为何悬而未决
开发商不降价的秘密
房地产调控最大悬念
房市调控或出现水中挤海绵现象
揭穿低碳谎言
警惕房地产调控次生灾害
房价下跌的富人之忧穷人之虑
房地产市场中了什么魔咒
房价下跌50%房地产也不会崩盘
资源性非民生地产依然值得投资
八大因素证明土地调控还将加码
投资回报率是道坎
国家经济与百姓生活谁服务谁
浑浊土地市场背后充斥歪门邪学
土地调控将越来越严
打击闲置地王关键看执行
应当禁止无理由退房
处罚闲置地王成调控试金石
警惕银行地产风险互动爆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08:1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