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媒:中国崛起 美中竞争的背后主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4 14:5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湾《旺报》1月21日发表文章,题为《中国崛起 美中竞争的背后主因》,作者为台湾铭传大学国际事务所专任副教授兼所长刘广华。文章摘编如下:

  此次胡锦涛访美定位为国是访问,规格为历来最高,奥胡讨论议题涵盖两国全面关系、安全政治、经贸、以及包括人权在内的全球议题。各方对此次奥胡会的看法基本上是以正面的态度来解读,认为就算双方仍有歧异,也多是从人民币汇率、人权、西藏、朝鲜等议题角度来看。

  衡诸实际,这些皆非真正的问题所在。人民币汇率低估只是美国对其国内解释经济不振的借口,且人民币早已在缓步调升中;人权问题怎么说都是内部问题,其它国家喊一喊普世价值这样的高调可以,真要提升到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层面来谈还不够分量;西藏议题,等****圆寂,中国挑选出新的转世灵童之后,大概也不会有问题了;至于朝鲜问题,将责任全部归诸于中国并不公平,因为美国心知肚明的是,中国不见得真制得住朝鲜。

  美中之间真正的歧异,其实是牵涉到“中国崛起”此一根本性结构的问题。从传统现实主义的观点来看,任何大国之崛起必然会牵动到现有大国之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造成国际势力与资源的重分配,进而引起现有国际秩序之调整。在近代历史上,诸如英国、德国、日本、俄国、以及美国等大国的崛起主要都是建立在海外殖民扩张与掠夺的基础上。

  易言之,中国的崛起必然会影响到现有的国际秩序,至少是亚太地区的国际秩序,当然挑战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这样的事实并不会因中国主观上强调“和平崛起”、“和平发展”、或“和谐世界”的论述而改变。

  事实上,美中之间彼此冲撞的迹象并不少见。首先,发生于2001年4月的中美撞机事件就是个典型的例证。除了源于中国对美多年以来对其沿海实施电子监听不满外,也由于中国国力渐强,不再容许美国在其专属经济海域上空恣意实施情报侦搜作为所致。再如,2009年3月美国海军“无暇号”测量船在距离海南岛120公里处的南中国海国际水域进行海洋测量,结果演变成遭中国派出5艘船舰围堵的对峙事件。



  又如,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2010年7月越南河内的东协论坛外长会议中,提议将南海争议纳入国际法机制,意图建立南海与美国国家利益的直接关系。美国的立场确实有了很大的转变,从不介入的仲裁者转为参与者。而此,不由得令人产生美国有意在南海地区遏制中国的推论。

  在东海、黄海方面也是如此。从2010年3月的韩国“天安舰”遭击沉事件开始,以至2010年11月朝鲜对韩国延坪岛炮击事件,美国在吓阻朝鲜的名义下,与日本、韩国进行了一连串的联合军演,在太平洋地区一度集结了高达三个航母战斗群的兵力。美军兵力不只进入东海地区,在中国一再警告下仍进入黄海,演习地点距山东半岛仅有170公里。这一连串的行动名义上是联合军演,意在对朝鲜施压,维持朝鲜半岛和平,但也由于演习部队深入黄海,令中国不得不怀疑美国有“项庄舞剑、志在沛公”之意。

  目前美中两国关系基本友好,而在全球化的时代,美中两国也不易发生战争。但两国之间隐然的对抗与竞逐,在之前并不少见,而可以想见的是,在之后也会继续发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01:45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