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华盛顿观察》最新一期载文《胡奥会,高瞻远瞩30年还是公关“秀”?》,摘要如下: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1月18日抵达美国华盛顿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开始对美国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华盛顿观察》周刊走访的中国问题专家对胡锦涛访美之行短期的积极意义众口一词,但是对于中长期中美关系面临的日趋严峻的挑战和摩擦普遍感到忧心忡忡。
“在过去15个月里,中美关系的紧张因素不断上升。我知道,胡锦涛主席一直试图把‘负面能量’从中美关系中剔除出去。很显然,我们(美国领导人)想做同样的事情。”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 ) 总裁、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何慕理(John Hamre)博士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的专访时指出,“虽然(美中关系中)最近这种紧张氛围有所冷却,但总的来说,我预计,未来的中美关系将比过去十几年面临更多的困难。”
“说这是中美根本性地改善两军关系的最后一个战略机遇其实并不言重。或者我们的合作(通过胡主席这次访美)在包括朝鲜、南中国海以及伊朗等安全问题上真正向前迈步,或者在确实困扰军与军关系的‘透明度’以及‘投桃以报李’的交流上予以真心的加强,否则我们可能将看到美国开始从针对中国‘两边下注、以防万一’的战略姿态向直接的军事危机防范部署方向转变。”美国世界安全研究所(WSI)中国项目主任孔哲文(Eric Hagt)警告说。
“胡锦涛访美,从中国的立场上,目的是一场公关‘秀’。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对媒体严加防备,对胡锦涛的行程给外界最少的信息,来保证这场‘秀’的成功。” 美国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成斌说,“我认为胡锦涛这次高规格访问在成果上将是非常‘低调’的。”
成斌认为,中美双方的一致将集中在商业领域,或许还有绿色能源方面。但是,美方对胡访美的期待非常有限。
“理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见到中美在朝鲜和伊朗核扩散、在经济协调和全球共同利益问题治理上的合作。我想,中国非常希望看到美国在对待台湾和****问题上接受中国的立场。但是,我认为任何一方都难以在两国首脑会晤中满足他们的期望。相反地,现实些看,这次首脑会晤从长期成果来看,不会是一次令人振奋的峰会。”成斌说。
中美两国在经济问题上的谈判已经取得进展。2010年12月31日,中国已经让人民币在去年的基础上升值5%。这同2005-2007年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一致。中美“商贸联合委员会”(JCCT)也在12月结束谈判,中国从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市场准入都作出了一系列的承诺。参会者说,这是中美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有成效的一次会谈,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即将到来的胡奥峰会,这样的会谈会如此成功。胡锦涛还没有踏上华盛顿的土地,许多工作已经完成。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Douglas Paal)认为,胡奥会中,两国领导人无疑重点讨论过去一年里双边关系凸显的困难问题,这包括人民币升值、全球经济再平衡、贸易赤字、台湾问题、美国对台军售以及西藏和****的问题,另外继续就如何维护朝鲜半岛的稳定进行磋商。
“胡奥会可以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新起点。中美在经济和金融领域都有强大的实力,应该一起建立适应21世纪的战略关系。如果他们能够建立起一个稳定的机制,负责任地达成共识,保护相互利益,还能够解决战略的以及细微的争端,那么胡奥会可以是30年里中美关系最为重要的事件,也可以指导未来30年内中美关系的发展。” 包道格说,“在我看来,中美双方最重要的议题是探讨如何构建21世纪新时期两国的战略关系,这既是一个巨大挑战,也可以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大机遇。”
卡本特博士认为,“我相信,胡锦涛和奥巴马都急于表明中美能够和谐相处,尽管在南海、东海和黄海,两国就领土纷争和航行自由权问题存在意见分歧。” 柯罗夫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毫无疑问,美国希望胡锦涛的访问帮助将两军的军事对话推回正轨,抛却政治化。美国还希望深化两国之间的战略合作,以解决最为紧迫的北朝鲜的去核化问题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对付伊朗的核武企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