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瞭望:补偿与鼓励成引导计生必然手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7 11:3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瞭望》文章:计生优待的补偿与鼓励
  文/杨琳
  作为占世界人口总数1/5的大国,中国人口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令全球敏感。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拐点的中国,更需要从自身国情出发,统筹考虑人口政策的走向。基于对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有计划的生育,仍然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人口政策的主旋律。
  经过30年的计划生育,特别是在群体利益明晰化、多元化的今天,以往的计生行政手段早已不适应现实要求,用“利益”引导更多家庭计划生育成为必然。
  从2006年开始,我国开始全面实施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2008年实施计生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十一五”期间,这三项制度累计发放奖金和扶助金超过120亿元,初步搭建起我国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面对全国规模庞大的计生家庭,“撒胡椒面”式的引导作用毕竟有限。要更好地保持计生政策的吸引力,就要让计生家庭在生活的各个时间阶段、每一项利益相关的改革中,全方位地享受到优惠政策。这就需要在民生政策中嵌入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
  这样的尝试已经开始。有的地方在落实移民搬迁、危旧房改造等补助政策时,适当提高了对计生家庭的补助标准;在农村集体收益分配、集体林权改革中,为独生子女户多分一人份;在新农保试点中,为农村计生家庭代缴参保金,加发一定金额的基础养老金;在农村扶贫开发、宅基地划分、改水改厕、沼气应用、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对计生家庭给予优待和照顾。
  “十二五”期间,将是民生政策的集中发力期,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繁重。如果能在新农保、新农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征地补偿、教育资助、劳动力培训、扶贫开发、居家养老等民生政策中优先优待计生家庭,就相当于把优待政策由“期货”转为“现货”,既体现了对“存量”计生家庭特殊贡献的补偿,也是对“增量”计生家庭的鼓励和引导。
  未来的中国仍有较大的人口压力,虽然具体政策可能进行微调,但计划生育仍是基本国策。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和环境的改善,国民的生育需求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如果不能以更有力的“利益”导向疏导需求,则有可能积蓄负面情绪,甚至激化矛盾。
  在民生政策中嵌入对计生家庭的优先照顾,让计生家庭“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地位”,将更有效地调动社会民众对计划生育的积极性,既保证了国家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保持人口优势,又能在“以人为本”的宏观背景下,具体地关照每一个家庭的幸福。 相关阅读:
2010.01.27
2008.04.19
2008.04.09
2008.03.26
2008.03.2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19:30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