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净值人群或达38.3万 金融机构竞逐私人银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4 16:4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日(12月28日),《福布斯》中文版与中国建设银行携手发布了《2010中国私人财富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高净值人士数量为33.1万人,他们的投资资产总计为18.3万亿元。预计2010年中国高净值人数将达到38.3万人,他们的可投资资产总额将达到22.4万亿元。
正是这“38.3万”提供的强而有力的支撑,让包括银行在内的各大金融机构竞逐私人银行业务。
“据统计,私人银行带来的利润往往是普通客户的10倍以上,这是私人银行业务为商业银行带来的回报。”建设银行副行长陈佐夫表示。高净值客户的稳定性是比较强的。据了解,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时期,世界上的五大银行的私人银行业绩下滑的程度好于其他的银行业务。
陈佐夫认为,我国这些高净值人群规模的增加,迫切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士对他们的资产进行全面的规划和专业化的管理,也实现他们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私人银行服务将成为主流。
白皮书分析,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利率市场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作为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利差收入正逐步缩小,3%~5%的高利差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商业银行主要依靠传统的信贷业务扩张将难以为继。
因此,私人银行凭借高资本回报率、收入流持续稳定等特点,受到了中资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成为在新一轮竞争中取胜的战略“制高点”。
2005年9月,瑞士友邦银行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国际私人银行,其后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等外资银行接踵而至。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中资银行也先后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
白皮书指出,目前我国高净值人群分布日趋分散,且理财需求正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对于提供私人银行服务的机构来说,该项业务与传统零售银行业务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02:5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