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49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国大学美学专业考研信息及考研题总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26 01:0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国大学美学专业考研信息及考研题总汇


中国人民大学近年来硕士考试试题汇集


美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01、02每题6分,03每题5分)
01年:1 “美学之父” 2 对象化 3物态化审美客体 4 美的规律 5滑稽
02年:1 为人的存在 2 艺术品 3 荒诞 4 审美对象 5 审美体验
03年:1 审美主体 2 对象化 3 人化自然 4 审美态度 5 《大希庇阿斯篇》
   6 游戏冲动 7 物化  8 和谐 9 节奏  10 迷狂
二、简要回答(每题10分)
01年:
1“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是具有有限的意义。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说来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而只有作为食物的抽象存在;食物同样也可能具有最粗糙的形式,而且不能说,这种饮食与动物的饮食有什么不同。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的美的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段话出自马克思的哪一部著作,谈谈你对划线部分的理解。
2 审美活动与游戏的联系与区别。
3 艺术品与工艺品的联系与区别。
02年:
1 审美与认识的联系与区别。
2 艺术品与工艺品的联系与区别。
3 审美超越与宗教超越的联系与区别。
03年:
1 “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这句话出自哪部著作?你怎样理解?
2 简述审美能力。
3 简述崇高与壮美的联系与区别。
4 简述审美知觉的建构特征。
二、论述题(每题20分)
01年:
1 试析审美客体的本质与特征。
2 试析审美主体的个性差异形成的根源。
02年:
1 “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这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哪部著作?这个观点对于美学研究有何意义?
2 试析壮美、崇高与悲剧的联系与区别。
03年:
1 试论劳动在人类审美需要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2 试析艺术的分类原则及其意义。
3 试论审美、艺术与人生的关系。

中国美学史
一、说明下列概念或名句的出处(作者、书名、或篇名、年代、含义)(每题6分)
01年:
1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2 神与物游
3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
4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5 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
02年:
1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2 声之与心,殊途异轨,不相经纬。
3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4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5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二、标点并解释下述段落(标点10分,解释10分)
01年:
 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余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02年:
  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已周也
三、论述题(每题25分)
01年:
1 论山水画有三远
2 论金圣叹在中国小说美学上的贡献
02年:
1 谈谈郑板桥“有成竹与无成竹,其实是一个道理”的看法。
2 谈审美对象神骨肉结构的内容和意义。

西方美学史:
一 填空(01年每空2分,02年每空1分)
01年:
1 在柏拉图之前,提出灵感的人有()。
2 亚里士多德说,喜剧摹仿的是()。
3 但丁认为,一切文艺的表现都是()。
4 ()在《》中系统的提出了新古典主义的理论。
5 康德关于美的定义的四个方面是:
(1) 美是不依利害仅凭快感而对对象的判断,
(2) ()
(3) ()
(4) ()
6 席勒在《》中提出了审美游戏的观点。
7 人的知觉反映有()和运动型之分。
02年:
1 在柏拉图那里,存在着()与()的对立,前者的本质在于模仿,后者若能加以好的引导就能导向真理。
2 中世纪美学是一种()。
3 休谟美学的核心问题是()以及审美趣味的标准。
4 博克的美学著作是()。
5 康德由“美的分析”转到“崇高的分析”,为他完成从()过渡到()提供了重要的桥梁。
6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定义包括()()和()三个方面。
  
二 名词解释(01每题5分,02每题6分)
  01年:
1 三一律 2 柏克 3 象征型艺术 4 移情说
02年:
  1 回忆说 2 捣毁偶像运动 3 诗性智慧 4 感性的完善 5 《论美书简》
三 论述题( 01年每题30分,02年每题20分)
01年:
1 评狄德罗关于美的本质的理论
2 论克罗齐的美学思想
02年:
1 简述德国浪漫派美学思想。
2 “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这个论断出自何处?谈谈你对此论断的理解和看法 。
3 试比较亚里氏多德与黑格尔的悲剧观。
03年中西美学史
一 指出下列各句的出处,包括时代、作者、著作名(每题5分)
1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2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3 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皆直。
4 山水,有可行者,可望者,可游者,可居者。
5 我把凡是本身含有某种因素,能够在我的悟性中唤起“关系”这个概念的,叫做外在于我的美;凡是唤起这个概念的一切,我称之为关系到我的美。
6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7 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
二 标点释意(25分)。
  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三 简述题(每题15分)
1 简述柏拉图的“迷狂说”。
2 简述鲍姆嘉通的美学思想。
四 论述题(每题30分)
1 论韩愈的美学思想。
2 论亚里氏多德的美学思想。

参考书目:王旭晓《美学原理》,张法《中国美学史》,吴琼《西方美学史》,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01:08:00 | 只看该作者
2006北大美学试题


1 名词解释 每个5分
心灵词典
巧智 fecility
崇高
趣味
诗教
兴象

2 每个10分
汉代形神关系
阐述审美情感中 乐 与悲的 矛盾关系
亚里士多得的艺术起源论
德里达的思想和意义


3 每个25分

评析朱光潜 说 只要是美的就不自然,只要是自然的就不是美的  
阐述黑格尔的艺术发展观,及其对艺术发展的思想

4
30分
石涛的一段   标点 及美学意义
3#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01:08:08 | 只看该作者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学硕士入学考试试题


    系别:哲学系 专业:美学 研究方向:美学原理 考试科目名称:美学原理   

    一、 概念解释(任选4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积淀 (5分) 2. 崇高 (5分) 3. 形式美 (5分) 4. 有意味的形式 (5分) 5. 审美趣味 (5分) 6. 审美经验 (5分) 7. 自然美 (5分) 8. 《美学散步》 (5分)

    二、 填空(每空1分,共18分) 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 国美学家 的命题。 2.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 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 来塑造。”“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 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五官感觉的形成是 的产物。” 3.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历史家描述 ,而诗人却描述 ,因此,诗比历史是更哲学的,更严肃的。” 4.20世纪50 ~ 60年代发生的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讨论中,产生了四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它们分别是:以 为代表的客观派,认为 ;以 为代表的主观派,认为 ;以 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认为 ;以 为代表的社会实践派,认为 。 5.20世纪西方美学主要有两大思潮,即 美学和 美学。

     三、 简答题(共2题,共22分) 1. 谈谈你对“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命题的看法。(12分) 2. 试分析席勒的美育思想。(10分)

    四、论述题(共4题,任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谈谈现代西方哲学文化中“语言学转向”对美学的影响。(20分) 2.试论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异同。(20分) 3. 结合艺术创造的实际情况,分析艺术与时代文化的关系。(20分) 4. 试论美感的共性与特殊性。(20分) (命题人:徐碧辉)
4#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01:08:28 | 只看该作者
2006年华南师范大学美学硕士招生简章


    华南师范大学坐落于广州市天河区,是一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齐全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创建于1933年8月,是一所历 史悠久的老校。
    我们热烈欢迎您报考华南师范大学。                                                
    报考条件:                                                                     
    按照教育部规定,符合下列条件者,方准予报考:                                    
    1、拥护中国***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3、年龄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4、学历条件: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在职人员:                                                                 
        ①、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学历人员。                                      
        ②、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者,并要提交五门以上报考专业本科主干课程的进修成绩和学历证书复印件方可报考。                                                         
    以上两类报考人员一律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经复试后{复试要求:初试成绩达到国家参加复试基本要求方可参加复试。复试采用专业课笔试和面试相结合,并加考英语听力口语测试;其中同等学力考生(含专科学历考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本科结业生)复试时需加考两门大学本科课程}择优录取。
    5、现役军人必须有所在单位政治部同意报考意见方能报考。                                                               
    另外,欢迎已获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读我校,经我校复试审核后,免试录取攻读硕士学位。                                                            
    报考办法: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 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报名采取全国统一的网上报名和现场照相、交费相结合的方式。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以 教育部公布为准。                                                                    
    3、 考生必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提交的报名信息不实,取消考生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后果考生自负。                                       
    复试:                                                                          
    1、资格审查:由专业复试小组复核复试考生资格,核查考生《报考信息表》、大学历年成 绩表、准考证、复试通知书、身份证原件、政审表;对应届考生须验其学生证,对非应届考生须验其最后学历证书原件。                                                              
    2、复试内容:复试内容包括专业内容笔试(2小时)、专业综合面试以及外语听力与口语结合水平测试,外语专业考生还须参加第二外国语口语和听力测试。部分操作性强的专业,其笔试部分可改为试验测试或现场演示,如现场表演、演奏、上机实践、创作等。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期间除必须参加上述各项内容的复试外,还须参加2门业务课笔试,每门满分100分。其中任何一门加试业务课成绩低于60分的,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3、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需在复试阶段到我校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 者不予录取。                                                                        
    注意事项:    1、凡索取招生专业目录者,请写清收件地址和贴足2.5元邮资的7号回邮信封1个。      
    2、报考单位定向和委托培养的考生在被录取前均需与我校以及定向单位或委托培养单位签订三方共同遵守的协议书。                                                            
    3、今年我校准考证将以平信形式寄发或届时请考生自行上网下载。以平信形式寄发时,如考生十日内未收到请电话告知我办,未告知的则视为已收到。                                    
    4、报考我校的考生应经常上我办网站浏览信息。
    5、注: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E-mail:yjshc2@scnu.edu.cn               
        主  页:    http://www.scnu.edu.cn/~yjshc2/yjsc2/index.html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05年5月        


   
010106美学                   │ 15 │                              │            │
│  01.文艺美学               │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13中 │复试科目:哲│
│                            │    │西美学史④405美学原理         │学          │
│  02.中国古典美学           │    │同上                          │            │
│  03.审美教育研究           │    │同上                          │            │
│  04.现代西方美学           │    │同上
5#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01:08:46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大学2006年美学博士招生简章


    武汉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十大门类,有22个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64个学科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35个学科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流动站23个,博士生指导教师900余人,博士研究生4000余人。2006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约1500人(含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研究生等),各培养单位在录取时根据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和考试情况将适当调整招生人数。我校参加“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工作,计划招收博士生10人。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一般三年(在职博士生原则上不超过六年)。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3.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或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2006年8月3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双证);
4.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除符合上述1、2项条件外,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后在与所报专业相近岗位工作满6年;
(2)有外语成绩WSK 90分或TOEFL 550分或CET-6级证书或雅思6分;
(3)已取得所要报考专业的硕士生阶段的课程结业证(由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
(4)已在全国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2篇属于所报学科专业的学术论文。
    四、报名
一律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照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所有考生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上网报名和到研究生院进行资格审查、照相。具体要求、流程请在网上报名期间查阅报名系统相关说明。
1.网上报名时间:2005年11月1 日——23日。
网址: http://www.gs.whu.edu.cn
网报程序:
(1)仔细阅读报考条件;
(2)详细提交报名信息;
(3)下载《武汉大学2006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和《专家推荐书》。
2.现场资格审查、照相时间:2005年11月25日——29日。
考生须在2005年11月25日——29日持本人最后学位、学历证件、身份证原件(应届硕士生持硕士研究生证、学籍证明、身份证原件,如为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的应届硕士研究生须征得委托和定向单位同意报考)到校进行资格审查、缴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
凡在境外单位获得学位、学历的考生,须凭教育部留学生服务中心的认证书报考。
未在规定时间经资格审查、缴费和照相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
3.提交报考材料:
考生须于2005年12月10日前将以下材料寄(送)往所报考院系的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1)《武汉大学2006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的《专家推荐书》;
(3)硕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单(须加盖校级研究生培养单位或人事档案室的公章);
(4)本人最后学位、学历证件的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学籍证明,入学前补验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并交复印件)。
4.其他说明:
(1)考生提交的个人信息必须准确、真实,虚假信息引起的不良后果由考生承担;
(2)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的后果,招生单位不负责任。
(3)准考证不邮寄,请考生在考前5日内凭身份证到报考学院领取。
    五、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1.初试:
初试科目:
(1)外国语(考基础外语、不含听力,医学类外语由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2)两门业务课;
(3)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需考政治理论(文科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理科为自然辩证法)。
初试时间:2006年3月25日上下午、26日上午(26日下午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政治理论);医学类初试时间同卫生部。
初试地点:武汉大学。
2.复试
复试时间:5月中旬。
复试内容:
(1)测试考生外语口语及听力;
(2)以面试、笔试等方式主要考察考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
(3)跨一级学科报考的考生、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硕士阶段学位课程(笔试)。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复试阶段考生须提交报告:含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及研究方向的认识、设计思想和展望等。
复试具体时间和内容、形式以报考学院通知为准。
    六、录取
根据初试和复试的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录取方式: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国家计划外自筹经费、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国家计划内非定向指培养费用由国家拨款,人事、工资、户口等关系转入学校,享受普通奖学金待遇,按有关规定参加就业派遣;国家计划外自筹经费指由考生本人承担培养经费,人事、工资、户口等关系转入学校,享受普通奖学金待遇,按有关规定参加就业派遣;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指由委托培养单位承担培养费用,人事、工资、户口等关系不转入学校,不享受普通奖学金待遇,毕业后回原委托培养单位。
    七、学习期间待遇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学校还为博士生设有多项奖学金,并为困难学生协助办理助学贷款。
    八、就业
按照“市场引导、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原则落实就业单位或回委托单位就业。
    九、各学院及导师的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附后。
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请考生随时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有关通告。
附件:《武汉大学从香港、澳门、台湾人士中招收研究生工作管理规定》

010106美学         
01环境美学
陈望衡
1014
①101英语或102俄语或103日语或104法语或105德语

②248西方美学史

③354中国美学史
招收跨学科考生,不加试;招收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①601政治(文)

②美学基本问题研究

③审美心理学

01中国美学

02戏剧美学
邹元江
1016
同上
同上

01西方美学史与中西美学比较

02美学原理
彭富春
1015
①101英语或104法语或105德语

②248西方美学史

③354中国美学史
同上
6#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01:08:56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大学2006年美学硕士招生简章


010106美学   
01美学原理
02西方美学
03中国美学
04文艺美学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37哲学基础
④455中西美学史 复试笔试科目
:美学思想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审美心理学②当代美学问题

337 哲学基础:

1.《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冯达文、郭齐勇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

2.《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西方哲学简编》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肖前主编,人民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陶德麟, 武汉大学出版社。

455 中西美学史:

《美学概论》王朝闻,人民出版社;《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美学史》陈望衡,湖南教育出版社;《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西方美学史》李醒龙,北京大学出版社。
7#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01:09:07 | 只看该作者
南开大学2006年美学硕士招生简章


    学校名称: 南开大学
    单位代码: 10055
    地 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
    电 话: 022-23502121
    邮政编码: 300071
    联 系 人: 研招办


                      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说明

    一、南开大学2006年将招收硕士研究生2500多名,录取时将根据报考情况适当调整招生计划数。目录内所公布的招生人数(含非定向、定向、委托培养、自筹经费)不含接收推荐免试生数。
    1、非定向生由中央或地方财政拨款培养,须将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转至我校,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2、定向生由中央或地方财政拨款培养,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仍留原工作单位,录取时定向单位与我校签订定向协议,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
    3、委托培养生的培养经费由用人单位提供,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仍留原工作单位,毕业后按委托培养合同就业。
    4、自筹经费生须与我校签订协议交纳培养费,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可转入我校,也可留原工作单位,毕业后按自筹经费培养合同就业。

    二、推荐免试生是指在原学校获推荐免试资格并且经我校面试合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生包括我校和其他重点大学取得推荐学校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含应届生和往届生);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2006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人员要求符合以下两个条件:a.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b.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当于报考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的文章。
    同等学力考生不允许跨学科报考,并且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四、学制: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试行以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理工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

    五、法律硕士只限非法学专业并符合上述报考条件的考生报考。政治理论课和外国语与全国统考试题相同,两门专业课实行全国联考。

    六、工商管理硕士实行全国联考,统一命题阅卷。考试科目为英语和综合能力。该专业只招收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研究生。报考工商管理专业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后工作3年或3年以上;大专毕业后工作5年或5年以上;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工作2年或2年以上的在职人员。

    七、报名时间及方式:先在网上报名,然后携带身份证原件(应届毕业生加学生证)、现役军人(文职干部)证件和网上报名编号在规定时间到报考点确认,缴费、照相。例如:网上报名时报考点选择的是南开大学,请到南开大学确认,在哪里确认则在哪里考试。经过确认后,报名才生效。网上报名时间和网址以教育部最新公布为准。

    八、报考手续: 报名时不再查验毕业证或学生证,此项工作将在复试时进行。

    九、考生报名时只填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并按备注内容准确填写,录取进校后再确定指导教师。

    十、外语专业的二外不参加统考,其他专业的英语、日语、俄语参加全国统考。外语语种在两个以上者任选一种。

    十一、根据教育部规定要求,数学(一)包括:1.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的微分学、一元函数的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的微分学、多元函数的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2.线性代数。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数学(二)包括:1.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的微分学、一元函数的积分学、常微分方程);2.线性代数初步。数学(三)包括:1.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的微分学、一元函数的积分学、多元函数的微积分、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一阶差分方程);2.线性代数;3.概率论。数学(四)包括内容同上,但减少无穷级数和常微分方程内容。

    十二、考试时间: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

    十三、实行差额复试,复试加试专业课的笔试(笔试科目将于3月份在网上公布)和口试以及外语听力、口语测试,进行综合能力考核。

    十四、有关事宜请登陆南开大学研究生院主页http://graduate.nankai.edu.cn,并随时留意网上公布的最新招生信息。招生说明和招生专业目录均以南开大学研究生院网页上公布的最新版本为准。


    010106美学      
    01西方美学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4法语或215 德语③36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473中国哲学史或472欧美哲学通史   
    02中国美学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4法语或215 德语③36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473中国哲学史或472欧美哲学通史
8#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01:09:16 | 只看该作者
云南师范大学概况



    云南师范大学是云南唯一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前身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组建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创办于1938年。学校在职教职工2072人,其中教授185人,副教授630人,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5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 位118人。学校设有22个学院,49个本科专业,1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农村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太阳能产品质检站。                             

    学校主体分为一二·一大街校本部、学府路校区、龙泉路校区、呈贡新校区(建设中),占地2725亩,校舍面积41.9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413万元。馆藏图书219.42万册。长期订阅国内外期刊计20968种。三校已实现校园网光纤互连。学校办有七种学术刊物,其中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被评为国家级核心刊物,并向国内外发行;自然科学学报向国内发行。                                

    云南师范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至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届。云南师范大学现有4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队伍结构合理、科研实力较强的17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全国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试点单位,是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授权单位,有权向港、澳、台及世界各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在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726人。

    云南师范大学传承西南联大历史责任,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和校风校纪建设,学校的校风是学高身正、明德睿智;校训是刚毅坚卓。

在新的世纪,云南师范大学在高校改革和社会发展中与时俱进,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为建设师范性、综合化、开放式、高质量、有特色的新型师范大学而不懈努力。





考    生    须    知



一、2006年我校拟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900名,各专业具体招生人数视合格考生情况在录取时再定,热忱欢迎全国各地考生报考我校。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5.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经其所在学校同意。

三、同等学力报考要求

    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必须进修过不少于3门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本科主干课程。

四、本科毕业的考生须提供读书期间学习成绩证明或毕业证书复印件。

五、所有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复试时需加试(闭卷笔试)一门专业基础课。此外,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报考考生还需再加试所报学科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两门(闭卷笔试),具体复试科目到时再确定。

六、报名:

   报名工作分两步:

  1、网上报名:

    时间:2005年10月10日—2005年10月31(每天8:00-2300)

    网址:www.chinayz.com.cnwww.chinayz.edu.cn

2、现场报名:

    时间:为全国统一报名时间,每年11月10日-14日。

    地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及其所指定的报名地点。

各位考生务必先登录指定网址进行网报,填报报考信息,然后再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报名(采集图像)。

七、考试日期:

与全国统考时间一致。

注:我办不办理专业课参考书订购业务,请考生到各地书店自行购买,勿来电、来函询问。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美学

本专业具有鲜明的科学创新特色。硕士生培养工作,力求切实有效,目标是造就具有现代科学的哲学与美学观念、能够进行哲学与美学深层原理的创新研究和胜任相关学科教学工作的优秀人才。“美学原理与美学方法”方向,运用科学的整体方法,揭示出人类审美与创造的基本原理,基本上形成了现代美学原理的科学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鲜明的创新特色,为美学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美育原理与艺术教育”方向,运用科学的美学原理,研究人生的整体塑造与完美发展的原理,以及艺术教育的内在规律,提高人们审美与创新的自觉意识与能力,同时自觉地在人与社会的统一关系中完成自我塑造。“中国美学思想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中国古今美学思想的发展与诗学问题,同时展开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以上三个方向各具特色而又统一于现代美学科学原理体系的基础之上,共同致力于现代人生整体塑造为基础的社会和谐发展的原理研究和实际运用的研究,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建设造就人才并做出科学的理论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5 06:00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