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北昌黎酒葡萄种植户“很受伤”假酒流行或为“元凶”之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9 20:1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被媒体曝光后,河北昌黎葡萄酒“造假案”浮出水面。但在“造假案”中深受重创的不仅仅是河北昌黎葡萄酒生产行业,昌黎的酿酒葡萄种植业同样“很受伤”。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造假案”被曝光的前几年里,昌黎县内出现了大批酿酒葡萄种植户毁地的现象。昌黎县李绍星葡萄育种研究所负责人李绍星介绍,到目前为止,昌黎县内的酿酒葡萄酒种植面积缩减了20%左右,而且有继续扩大趋势。李绍星认为,如果目前的“毁地现象”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到明年收获酿酒葡萄时,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缩减将成倍增长。
记者从昌黎县一些酿酒葡萄种植户处了解到,由于酿酒葡萄收购价格的长期走低,成本支出与利润收益不成正比,部分种植户选择毁地转而种植其他农作物。一位农户称,每种植一亩酿酒葡萄所有成本在3000元左右,每亩最多产出3000斤左右,按每斤1.2元的收购价格算,除去人工成本,每亩地的收益寥寥无几。反而种植省时省力的玉米、花生等农作物更划算一些。
昌黎县葡萄酒业管理局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全县酿酒葡萄总产量为1.95万吨,比上一年减产0.65万吨。其中,县内就地销售1.48万吨,销往外地0.47万吨。全县有19家企业收购葡萄,比上年减少6家,企业收购量总计1.96万吨,比上一年减少三分之一。当地种植户反映,很少听到当地葡萄酒企收购酿酒葡萄,主要收购企业以中粮华夏长城、茅台干红等少数企业为主。
李绍星也表示,昌黎的葡萄酒生产企业虽多达几十家,但真正从本地收购酿酒葡萄的不多。其中,“造假”企业基本不用收购。“因为采用‘三精一水’生产的假酒每瓶成本只需1元左右,纯汁酿造的成本在10元以上。”
当地的种植户称,在当地葡萄酒生产企业“拒绝”向当地种植户收购酿酒葡萄的同时,当地某些职能部门又严禁本地的酿酒葡萄外流,每到葡萄的收获季节,严禁本地酿酒葡萄酒运送出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4:4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