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岸制度化协商推进 民进党两岸政策悄然改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2 11:2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6次两岸领导人商谈21日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左立者)与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右立者)握手合影。 图片来源:“中央社”
12月21日,台北,第六次“陈江会”,两岸同胞倾心关注。
每一次“陈江会”,两岸都非常关切。作为两岸授权的最高级别沟通渠道,“陈江会”屡屡见证“奇迹”。
2008年6月,两岸制度化协商之门在关闭9年后复启,期待和民意终于冲破了政治藩篱,人们的欣喜不言而喻。更为重要的是,它开掘和沟通了一条两岸双方认可的渠道,制度化协商使两岸关心的议题出现有效的解决途径。果然,两岸空运、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些攸关两岸同胞切身利益、盼了又盼的事情,在“陈江会”上瞬间成真。
第六次“陈江会”也在同样的期待中登场。会场重回第二次会谈举行的地点——台北圆山大饭店。同样的场景,同样的掌声和灯光,同样的握手。定格的画面几乎看不出分别,两岸关系的发展却已悄然前行。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前5次“陈江会”签署了14项协议,犹如跨越两岸的14条高速公路,推动两岸关系进入大交流时代。大陆游客赴台游今年全年预计可望达到120万人次;1月至11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达1317.6亿美元,同比上升39.7%;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后,岛内经济信心提振,两岸的产业分布、产业链的调整开始起步……岛内民众实实在在分享到两会制度化协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红利。
这是两岸两会复谈后的成果,又是一个个起点。同样在圆山,时隔两年,会前气氛已然大有不同。
第二次“陈江会”前,新任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发动大游*,号召绿营支持者走上街头。第六次“陈江会”前,气氛平和。“暴力小英”没有了激QING演出,民进党的两岸政策也在悄然变化,就连当选大台南市长的赖清德和大高雄市长的陈菊,也称不排斥与大陆进行经贸往来。气氛变了,民进党似乎也要变,这其实是海峡水暖的大背景使然。
第六次“陈江会”仍然聚焦两岸经济民生。将于明年1月1日生效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允许台湾业者在上海等5省市以独资形式设立医院,台湾医疗产业的成熟经验和优势如何与大陆的广阔市场对接?台湾药品、生物技术进入大陆市场,如何解决备受关注的“认证”问题?这些在两会签订的《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里可以找到答案。该协议和已经签署的食品安全、农产品检疫检验等协议,共同编织出两岸交流的安全网。
原定商签的《两岸投资保障协议》,两会虽已达成阶段性共识,但由于涉及面广及复杂性,双方将继续协商。这个“意外”显然与双方的诚意无关,恰恰表明两会制度化协商的成熟和务实。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时代,两岸经济协议的商签将过渡到由原则层面到具体操作层面,由简入繁,协商过程更复杂。从这一点而言,第六次“陈江会”是两会会谈的又一新起点,是两岸经济关系进一步深化的开始。另一方面,两岸对这个“意外”的宽容和理性对待,也表明两岸制度化协商已走上行稳致远的轨道,两岸通过平等协商发展彼此关系的理念深入人心。(李炜娜) 相关阅读:
2010.12.21
2010.12.20
2010.12.20
2010.12.20
2010.12.15
2010.12.15
2010.11.24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3 12:1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