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费药为何屡见“大处方”(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0 11:4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个普通感冒、秋季腹泻动辄数百元,尽管听上去有些离谱,却是实实在在的现实。近日,记者多次听到患者反映:“大处方”以高价自费药的形式回来了。一盒自费抗生素90多元、一瓶止泻自费药80多元……处方过大、药价过高,导致患者医疗支出虚高。许多患者无奈表示:由于缺乏必要的医疗常识,即便医生开具“大处方”也难以辨识是否合理。

  自费药高价药屡见不鲜

  看病配药挑自费高价药,在儿科诊疗领域相当普遍。前不久,孙女士的儿子拉肚子,前往医院确诊后,医生随手开出一系列共六种药物,总价200余元。孙女士回家仔细翻看药品明细发现:两种止泻药的药理机制与功效一模一样,其中一种正是高价的自费药。这瓶价值80余元的止泻药,仅够孩子服用两天。市民李先生也反映,儿子每次看感冒都要三四百元,除抗生素、抗病毒口服液外,医生总不忘开具价值百元以上的自费药,“吃了没啥大效果,不吃又有点不放心,就先配了再说吧。”

  尽管有些患者意识到处方偏大,但因医患信息严重不对称,并无反驳之力。市民方小姐眼睛生了“麦粒肿”,医生配出眼药水之余,格外加上一盒80余元的自费抗生素。“不过是眼睛有点不舒服,需要吃这么高级的抗生素吗?”“眼睛有些感染,给你配着先吃。”未等病人问完,医生已经在电脑上点击完成处方。也有患者提出质疑,家里还有药效差不多的药,没必要再额外配新药。面对这些病家意见,有的医生会耐心听取,有的则并不理会。

  “大处方”如何科学界定

  到底是医生逐利开方?还是患者过于敏感?大处方、自费药的合理开具,又有什么科学的衡量标准? 今年卫生部发布的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明确规定: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这其中,超常处方(即“大处方”)便包括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两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由此可见,上述处方大抵处于不合理处方范畴之中。

  医院“大处方”在三令五申后仍难绝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务处处长马昕教授说,原因在于医生开药收受回扣的利益链未能真正斩断。目前,各大医院对医保药物的总额控制相当严格,但对自费药物“上限”仍较宽松。在政府投入不足的前提下,医院仍有赖通过自费药物赚取利润;少数医生则暗箱操作,与制药企业存在经济利益链,由此,遏制“大处方”自然显得动力不足。此外,尽管《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明确,医院如因不合理处方对患者造成损害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监管仍集中在医保处方领域,对单次处方的监管未能及时跟上,这为“大处方”的产生留存空间。

  行业监管怎样掷地有声

  如何从根源上铲除“大处方”,确保患者利益不受损?业内建言,改变现有监管模式至关重要。目前,卫生行政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行为,大大削弱了监管与惩罚力度。设立医院、患者之外的第三方监管机构,让行业协会等承担监管与督促整改任务,效率或可有所提高。马昕介绍,以美国为例,处于第三方立场的医师协会对从业人员具有强大约束力,一旦医生被鉴定连续开出不合理处方,最高惩罚可吊销其行医执照。

  与此同时,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和道德规范,也是减少医生开“大处方”的途径之一。记者了解到,长宁区中心医院等医院利用信息化技术,为每个科室测算单次处方价格上限,如超出上限将及时向医生提出警告,警告超过三次将撤离工作岗位,强有力的监督手段,有效避免了“大处方”的生成。有的医院还增设临床药师岗位,加强对每个处方的审核,多增加“关卡”让不合理处方难以流出。专家同时强调,在医疗信息不对称的医疗环境中,患者投诉渠道通畅有效,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对规范处方亦起着关键作用。(记者 顾泳)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姜炯)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爱分享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7 00:0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