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说“限车” 为什么又打起了“户籍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6 11:2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户籍改革之所以困难重重,就是因为附着的利益太多,只有逐渐剥离,才能减少改革阻力。然而,一些地方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往往背道而驰,还在不断强化户籍的差别

  正在征求意见的北京治堵方案,首次明确了“限制小汽车过快增长”的目标,但方案只是明确了大方向,具体细则仍需要征求意见。比如,限车是通过哪种方式限制购车,是通过征收拥堵费等经济手段,还是通过限制牌照发放来控制汽车总量,一切都未确定。

  不过,此前北京市交通部门曾表示,不排除通过摇号上牌的方式控制汽车增长。北京市交通委推荐的解读专家、国务院参事张元方也透露,“当时听北京市交通委介绍时,说摇号在北京籍和非京籍是有区别的。”不是北京户口或没有长期居留证的市民,在摇号方面可能要受到一定限制。(12月15日《新京报》)

  治理拥堵,无非是“开源”和“节流”,除了改善公共交通和道路建设,还要减少车辆上路。通过限牌的方式,控制汽车总量,限制小汽车过快增长,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但限制购车,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公平,并尽量从公权部门做起。当车牌成为一种稀缺公共资源,分配公平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操作时,“摇号”是最常用的办法,至少可以从程序上保证公平。

  但是,摇号要体现公平,首先要保证“准入”条件公平,所有购车人一律平等。限制购车上牌,实质上是为了公共利益和长远考虑,对公民权益的一种限制。这种限制要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首先应该提供相关数据和事例,证明这类措施是有效的;其次,限制措施不能损害公平,对不同人群区别对待。如果摇号也要按照户籍区别对待,那么摇号的公平将大打折扣,又退回了2007年以前限制外地人购车的老路。

  实际上,外地人购车,显然不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非京籍人士在京购车,同样缴纳各种税费,没有理由对其区别对待。治堵方案还未推出,又开始强调户籍区分,也是在开户籍改革的“倒车”。

  户籍改革之所以困难重重,就是因为附着的利益太多,只有逐渐剥离,才能减少改革阻力。然而,一些地方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往往背道而驰,还在不断强化户籍的差别。比如,在出台稳定房价政策时,在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中,在高考招生改革中,往往祭出“限外”的招数,习惯于将不同户籍的人口区别对待。这些政策,或许能够赢得一些本地人的支持,却有违权利平等、自由迁徙等基本原则。北京作为首善之区,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如果其他地方也跟进效仿,从长远看,受损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回到北京治堵上来,“限外”对缓解拥堵究竟有多大作用,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更大的可能,是给买卖户籍、办假证的人创造了新商机。更值得警惕的是,一说“限制上牌”,就想起了户籍门槛,这样的思维更是一种退步。在原本十分抢手的北京户籍上,又增加了优先上牌的特权,这等于给停滞不前的户籍改革,又绑上了一块大石头。
(责任编辑:姜炯)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爱分享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22:5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