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美国人为什么会悼念杀人凶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7:0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加爵骨灰与第三十三块悼念石
宽恕,是结束苦痛最美丽的句号
  
 小民忝为国际政治专业学生出身,不学无术,一直对国际形势参悟不透、对宏大理论一知半解。听说这几年,大国与大国之间早就不太拼经济、军事、制度等“硬通货”了,太俗,而是改玩软的、玩文化。用专业的话说,就是“文明的冲突”;用喜迎08奥运的北京市民的话说,就是“都什么时候了,注意素质”。
  一时间,世界划分为“西方文明、儒家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教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以及非洲文明”八大集团(按照亨廷顿教授的标准),捉对厮杀。伊斯兰文明的几个小弟闯入西方文明的大哥美国他们家,毁了两座楼,美国反手灭了正在家搞创作、没招谁没惹谁的抒情诗人萨达姆。日本文明看着挺发达,就是在历史问题上玩无耻,惹得儒家文明的中国人每年都上好几次火。看来,文明问题、素质问题,确实是“二十一世纪最贵”的问题,“提高素质、迎接战斗”迫在眉睫。

宏观的文明圈子有无优劣、孰优孰劣,我们暂且不管。国与国之间民众素质不同,倒是不争的事实。以我们常谈的中西文明为例,有达人曾经分析过,西方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罪感文化,认为人一出生就有“原罪”,无论遇到什么事,先忏悔,抽自己嘴巴、找自己的毛病。而我们的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讲究逍遥、天人合一、追求圆满,“取象于钱、外圆内方”,遇到事喜欢告密、喜欢挑别人的毛病,DADAO对方后,再及时踏上一只脚。这不,中美一对杀人凶手的不同遭遇,主动配合了这位仁兄的观点。
今年4月21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悼念仪式中,33块纪念遇难者的花岗岩悼念石被摆成一个半圆形、放在操场上,其中也包括了凶手赵承熙的悼念石。悼念者认为,赵承熙虽然犯下残忍的罪行,但学校和社会此前没能对精神有问题的他提供适当的治疗和心理咨询,他们对此感到遗憾,其中一句原话是“希望许多人能把心中对你的怨恨,转化为宽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年前“一柄大锤、名震寰宇”的马加爵。马家爵被枪决、火化后,马家人因“怕再被人指脊梁骨”,主动放弃去领取马加爵的骨灰,骨灰至今仍留在殡仪馆(4月27日《潇湘晨报》报道)。马加爵的父亲马建夫“发花白、神沧桑”,马加爵的母亲马存英“泪如泉涌”,马加爵年近八旬的奶奶“满脸泪花”……如果不是一些国人心中仍有仇恨之火,马家人又怎么连儿子的骨灰都不敢去领?如何对待凶手,很能看出问题。
  办奥运了,要注意素质。面对凶手,我们到底应该“宽恕,是结束苦痛最美丽的句号”,还是应该“一个都不放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18:4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