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两句话相传出自宋真宗(赵恒)所作的《劝学文》,全文如下:“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粟;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
还有一种说法,出自赵恒的诗《励学篇》,原诗是:“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高架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蔟。男儿欲遂平生事,五经勤向窗前读。”
总之,意思是说,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人都要认真读书,通过读书掌握了知识,才能有本事。人要是有了本事,什么发财致富、找个漂亮的媳妇都不成问题。因为,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读书。做官要读书,种地要读书,当工人要读书,经商、做买卖也要读书,学生就更不用说了。人的知识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直接知识——来源于实践;一个是间接知识——来源于书本。人生是短暂的,人的亲身实践又是有限的,所以,人的知识主要还来自于间接的实践——靠书本来传播的。书本上的知识是前人实践的结晶。
读书是既艰苦又枯燥的事情,也是一种比较辛苦的劳动。有些人不相信有知识就能至富,甚至于认为为求知而求知,就一定要贫穷。古希腊大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不同意这种观点,他在《政治学》一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泰勒斯的,他通晓天象,有一年还是冬天的时候他就预测到来年橄榄要大丰收,于是他用自己的钱把当地的橄榄榨油器全部租了下来。由于当时没人与他竞争,租金很低。到了第二年收获季节,橄榄果然大大丰收,对榨油器的需要猛增。泰勒斯就按自己定的高价转租榨油器,从而获得丰厚的利润。显然,没有知识的人就做不到这一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