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要警惕精神贿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6:5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神贿赂指的是行贿者送的不是金钱财物,而是阿谀奉承之言,给人“戴高帽”、“抬轿子”,最大特点是不计成本、没有风险,善于隐蔽、容易“麻醉”,让人忽视存在、放松警惕。
      在现实生活中,精神贿赂表现形式也有多种,如有的人对领导三分成绩说成七分,两成事实夸成八分;有的明明是班子集体的成果却宣传为领导个人的功劳;还有的费尽心思投其所好,想方设法取悦领导。有的领导喜欢别人为其吹捧,得到权欲的满足,显示自己的威望,从而在一片陶醉声中渐渐放松警觉、放弃原则、偏离正道,危害层出。
      一是造成决策失误。拍马溜须者虽无真才实学,但有能言善辩、趋炎附势之术,一般都为领导身边的“红人”、“亲信”。俗话讲,大奸似忠、大诈似信,以致亲小人远贤臣,用奴才废人才。或者把言过其实的称赞、阿谀奉承的假话当做决策依据,导致瞎拍板、乱决策。
      二是影响内部团结。凡是想尽一切接近、讨好领导的,往往带着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在向领导“巧言令色”的同时,会夹掺“谗言”,借用领导的权力打击报复别人。
      三是丧失进取精神。一个权重的领导,如果有人经常在耳边唱赞歌、颂功能,容易骄傲自满、狂妄自大、止步不前,不能正确估量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失误,滋长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
      领导干部怎样才能不当精神贿赂的“俘虏”,关键是要常照“镜子”,善于学习古人“一日三省”的精神,对自己的思想、言行经常进行反思和约束,保持头脑清醒,做一个明白人。要听得进真话,有“闻过则喜”的胸襟,无论是顺耳之语还是逆耳之言、反对之词,都要倾听。鼓励群众讲真实、讲实话,既报喜又报忧,拓宽“进谏”的渠道。要敢于较真,对事理洞察秋毫,对心术不正之人敢于曝光,自然会使行贿者望而却步,不敢轻举妄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0 10:23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