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水建筑”将亮相08年世博会 可顷刻间消失[2P]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6:4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明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界博览会上,现场观众将会看到一座独特的建筑:墙面由喷涌而出的水流组成,而内部结构与正常建筑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咖啡厅、展览空间,顶部照明设备等同样存在于水建筑中。

“水墙”还是一个巨大的“显示器”,其水流来自于数千个小喷头,喷头通过由电脑控制的传感器进行开关和速射,图像和文字在水墙上清晰可见。传感器还可以感应到某个不断靠近的物体,并自动拉开水幕以便让其通过。当观众从外面靠近水建筑的时候,电脑传感器会自动改变水流形状,水墙忽然出现一道门,观众穿门而入之后,传感器则会将“水门”关上。

更让人称奇的是,这栋占地5400平方英尺的“大块头”建筑可以在顷刻间消失不见,它的屋顶可以从16英尺的高处迅速降至地面,从而完成神奇的变身。其中的奥秘是大楼的顶部有一个薄薄的水层,这个水层在巨型活塞的推动下可以上下浮沉。

交互式动态建筑

提出这一设计理念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师们表示,这个水建筑堪比“水晶宫”、“白城”等世界博览会历史上最具特色的建筑,估计造价为300万美元。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卡尔洛·拉蒂说:“近年来建筑界的一个梦想便是设计出可变形、交互式、动态的建筑。如果你利用砖等传统材料实现这一梦想,难度一定很大。”


萨拉戈萨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水和可持续发展”。拉蒂指出,这栋建筑全部采用循环水,从而提供一种蒸发冷却的效果,不需要空调来降温。

[探索新知]世博会的古老传统

1851年首届世博会的展馆设在伦敦海德公园内,占地18英亩,这个展馆首次将钢铁构件和玻璃结合用于建筑物的建设中,成为现代玻璃帷幕高楼大厦的前驱。整个建筑物由钢架支撑,屋顶、墙面等其他部分均采用大块玻璃组装。展馆高大明亮,光线充足,厅内五彩缤纷,犹如梦境中的仙宫,被形象地誉为“水晶宫”。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是“白城”,建筑物为古典式,全部以熟石膏粉饰,洁白壮观,入夜后在灯光照明下更显高大雄伟。此次世博会中,展馆多为临时性建筑,闭幕后可以拆掉,为此开发了许多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如充气的轻型建筑、塑料吊篷建筑等。

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上,组织者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结构的球形展馆,象征着人类进入了科技进步的新世纪,至今耸立在布鲁塞尔的市中心。

1970年大坂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为“天宇阁”,大屋顶层层迭加,壮丽高耸,巍然屹立,充分显示出东方宫殿建筑的雄伟风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22:47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