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变"中国因素"为"中国力量" 实现高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4:4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我2006年7月的一篇博文,春节回顾之,仍感到可读性尚存.中国宏观调控当局何时能变"中国因素"为"中国力量", 实现高价出口低价进口之目标?这才是真正的综合国力提高啊!

      
      常清教授,空谈误国啊
  
  作者:卢承德 2006-07-10 10:05:54

  

  据外电报道,中国国家储备局在过去几周出售了62400吨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收储的铜,买家为中国贸易公司和加工企业。上周一,国储局在浙江宁波市释放了大约2.5万吨铜,这是过去一个月中国国家储备局第二次释放铜。6月初,中国国储局在上海向5家中国贸易和加工公司销售了37400吨储备铜。

  如果此次国储局“可能在不动声色地出售部分年代较久的库存铜”的传闻属实的话,那么此次国储局有别于去年高调拍卖出售铜的行事风格就意味深长,具有深远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国储局去年抛铜,我于 2005-11-17 23:01:34在和讯网上发表评论:"国储局此次大张旗鼓卖铜意欲何为?是救中国铜业于水火之中吗?实际是把中国铜业推向刀山火海。因为国储局大张旗鼓卖铜继续推升了铜价。国储局真的想打压铜价,根本上用不着虚张声势,如果玩起空城计,一旦被识破,中国铜业的灾难将波及整个国民经济,国外机构会把铜价炒上天,等到中国企业以天价买铜,一旦碰上铜价价值回归,那时中国铜业将会是全行业倒闭破产。国储局想打压铜价你就不应在此之前的近20个月中在上海交易所买铜;你的储备铜出售根本上不要搞竞价销售,只需暗渡陈仓在lme或上海交易所卖铜,当这股神秘的卖家在lme或上海交易所卖铜,人家又不知国储局出售的库存,铜价岂有不跌之理。今天,我要说,国储局将空头向后展期,选择移仓远月,中国在铜的损失上将会越来越大。"这段评论我一字不拉的转贴过来。

  现在回过头来看上述评论,铜价由当时的35000元一吨涨到86000元一吨的实事已证明了上次国储局大张旗鼓卖铜真的促使国外机构把铜价炒上了天,中国铜业的灾难是空前的,中小铜加工企业停产关门,中国铜业的灾难将波及整个国民经济的预言也已成真,空调业、电力电器业因铜价暴涨而纷纷提价。“一旦碰上铜价价值回归,那时中国铜业将会是全行业倒闭破产。”的预言虽然言辞过激,但至少是一旦碰上铜价价值回归,那时中国铜业将会是全行业亏损将是不争的实事。

  我初涉期市时,常清教授主编的有关期货基础知识是我的入门必读教材,因此,常清教授一直是我敬重的学者或教授之一,可近来他的太多言论让我失望。如上次国储局抛铜之举之前常清教授是做为专家被邀请参加决策座谈会的,我认为常清教授在上次国储局抛铜的举措中是有责任的,至少是没有发挥一名专家学者的决策参谋作用,更失去了一名学者求真务实的良知,尤其是他参加中国国家物资调节中心召开的铜行业座谈会后的不负责任的信口开河,诸如:会后常清向媒体透露,他提出的“坚决把铜库存放出来,直到让价格回归供求基本面”的观点得到了多数官员和业内人士的认同。常清认为,“国储局抛铜这不是个别部门的行为,而是国家行为,国家物资储备局代表政府来平抑铜价,履行政府职责”“国储局此次抛铜代表国家,目的是让铜价回归供需基本面,让中国的铜加工企业有原材料可用。”,“10万吨不够,放20万吨,20万吨不够放30万吨,一直让价格回归供求关系,这就是国储局调控的目标,还有一个,满足国内工业企业生产需求。”。常清的言行对期铜投资者后来的卖空损失是有影响的;更为严重的事他喧嚷的“国储局抛铜这不是个别部门的行为,而是国家行为,国家物资储备局代表政府来平抑铜价,履行政府职责。国储局此次抛铜代表国家”的言论和铜铜在国储局抛铜后翻番暴涨的实事,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政府的声誉,影响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他做为一名学者却以国家官方的代言人的身份发表言论就不只是良知问题了,他身为金鹏期货董事长却发表这些言论可就是职业道德问题了,也有违我国的期货管理法规。

  常清说“这次没有人被告知”,表明国储局是吸取上次教训了。常清热衷于“争夺国际定价权”的研究,常教授说“这次没有人被告知”,表明国储局是吸取上次教训了。常教授热衷于“争夺国际定价权”的研究,我曾多次毫不客气地评论:这是空谈误国。君不见交易量不大有近百亿资金就可掌控价格的天然橡胶在中午开盘后竞然经常出现几分钟之内1000元的涨跌,瞬间期货投资者就会损失近半,其原因是日本东京胶因时区的差异开盘比我国早,日胶的涨跌对中国胶市的影响,因为中国天胶在跟日本胶走,按理说,橡胶产区在东南亚各国,最大的销区是中国,中国是最大进口国之一,销区胶价与产区胶相关;再从政治角度上看,中国胶也不应跟日胶走。中国却有人天天在空讲争夺国际定价权,一个10亿美元左右资金足可稳定的天然橡胶价格都搞不定,却偏要去动年产销量过1600万吨,价值量近1000亿美元的铜,岂不笑哉?

  之所以说国储局此次不动声色地出售部分年代较久的库存铜具有深远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是因为它充分表明:(1)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战略物资的范围进行了重新定位,如已认识到中国从国际市场获得铜不存在问题;(2)为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政府职能发生转变,调控物价已成为物资储备的重要功能;(3)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正在提高。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国家储备局抛铜的效果并不能如决策者预期的那样能抑制铜价,因为当今的铜价是一个投资基金主导的铜价,资金主导的铜价必须用资金去对垒,但它至少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一种进步的开端。中国要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林,首先,必须形成一个统一的北京共识,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国家竞争处于竞争的第一层次,建立国家宏观经济计划与微观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管理模式,国家制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计划时要站在经济全球化的高度上分析商品的供求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物资储备、税率、利率、汇率、产业政策实施,对微观经济体企业国家不再下达指令性计划,也不再用政策行政命令的方式管理企业,而是用市场经济手段管理企业。其次,建立国家物资储备委员会,组建国家物资价格稳定基金,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负责主要物资的储备,实施国家发改委的国家宏观经济计划,通过物资储备的手段调控价格,在物价高时抛储,在物价低时收储,从而保持物价稳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机构不是现在的国家储备局,他储备的物资不是什么战略物资,而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包括的范围远要大于战略物资,当然也不是包罗万象的物资。 最后,改变国家储备结构,多储备物资少储备外汇,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市场、现货期货市场调控价格,实施物资储备。我同意有专家提出的高额美元外汇储备经受着美元贬值和商品涨价的双重损失的观点。因此必须彻底改变国家储备结构,多储备物资少储备外汇,科学利用外汇储备建立价格稳定基金,国家外汇储备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交由国家物资储备委员会运作,由物资储备委员会实施从国际市场进口国内紧缺物资的实物储备,物资储备委员会利用价格稳定基金调控物价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同行业协会的有效沟通,并在国际市场上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储备,做到在低位进口,高价位出口,真正夺取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如现时国家可考虑利用期货市场低价位进口农作物产品。只有这样,国家才会立于全球竞争不败之林,才会国强民富、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卢承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12:16 , Processed in 0.3125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