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为什么央行越调控流动性仍过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4: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了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此次加息媒体及经济学家们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诸如:贷款利率上调意在巩固宏观调控成果;贷款利率上调,打响2006年宏观调控第一炮;央行上调贷款利率体现宏观调控前瞻性;央行加息拉开本轮紧缩宣言;上调人民币贷款利率可抑制过度投资;我国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投资增长过快,必须要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而上调贷款利率正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上调利率是目前最有效的调控工具;货币供应抽紧宏观调控升级。自此次调整利率之后的不到一年时间内,央行连续三次加息, 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81个百分点,由一年前的5.58%提高到6.39%.自2006年7月5日以来的短短9个月内六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3个百分点,由7.5%上调到10.5%,收回人民币超过期万亿元, 按货币乘数效应计算收紧流动中的人民币近5万亿元.如此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为什么流动性仍然过剩呢?  
  在媒体及经济学家们一片盛赞声中,2006年5月8日,我就撰文指出,央行加息是又一轮错误的宏观调控的开始.其理由如下: 
  首先,据统计数据显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供应量偏高,信贷投放偏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供应量偏高,信贷投放偏快是经济现象的表象,经济现象的表象不能做为宏观调控的决策依据。我们必须深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为什么会发生货币供应量偏高?为什么信贷投放偏快?
  为什么会出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呢?主要是由于出口增长过快和居民储蓄增加两大因素的影响。是什么原因导致出口增长过快呢?从我国国内环境分析,一是因为国家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政策,每年国家用于出口退税的财政支出3000亿元人民币左右;二是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中国人的平均工资水平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三是中国积极引进外资,对外资实行税收入优惠政策;四是中国人消费习惯使大量的本应用于消费资金转化为储蓄,储蓄又转化为投资。从国际环境分析。一是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制造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在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是必然趋势;二是美国民众的高消费习惯,美国的高财政赤字和高额的外贸逆差;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高投资高生产。三是全球预期中国人民币升值,大量热钱投向中国。我们还可以根据因果分析图法继续对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因素进行细分。
  为什么会出现货币供应量偏高呢?一是在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盘子增大,必然会现货币供应量增加;二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随着住房商品化,教育、医疗市场化,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创造了人民币货币信用,由于流通中货币具有乘数效应,使得货币供应总量大量积聚;三是我国实行出口强制结汇制度,高额的外汇储备最终都换成ren民币,这也是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来源;四是居民由于对改革预期未来的养老支出、教育支出、医疗支出增加住房涨价,不敢消费,消费资金转化成固定资产投资的供应量;五是外资热钱赌人民币升值转化成ren民币货币供应量。虽然,我们在制定上调货款利率政策时举出的理由是为了解决货币供应量偏高的问题,但银行的实际情况是存在高达9.2万亿的存贷差,从这一数据看货币供应量并不是偏高。
  信贷投放快吗?投放快的理由是2006年一季度把全年新增货币供应量用完了。在这里的问题可能是全年新增货币供应量指标不切实际太小。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到底有没有危害?人们可以举出诸如会带来产能过剩、煤电油运紧张,经济呈周期性增长。现在的问题是你采用行政的和加息的手段控制了固定投资,是不是就可以烫平经济的增长的波浪呢?即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会带来煤电油运紧张成立的话,为什么不增加煤电油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呢?
  总之,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根本原因是资本的逐利性。哪里有利润资本就会流向哪里。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预期央行加息是又一轮错误的宏观调控的开始。因为其政策效果是:一是只上调贷款利率不增加存款利率,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贷款增速只能进一步增加。银行官员回答已要求商业银行对信贷投放的速度要加以把握。这一回答本身就是矛盾的,央行力主用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的效果,难道对商业银行的一句要求的行政措施要会优于经济手段?二是由于我国金融还没有与国际接轨,当前的银行工具对外资就不能调控。你减少国内商业银行投放贷款,正好为外资银行提供了市场。三是这一政策有可能让国内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死亡,这又为外资开拓中国市场提供了机会。四是当前国际上热钱多达7万亿美元元,央行对国内银行可控,对外资热钱根本无法管控。五是银行资金长期贷不出去,不能进入生产和消费领域是极大的资源浪费,要知道我国还在高成本引进外资啊。
  以上是2006年5月8日表述的我的观点,经一年的实践检验,现在看来这一观点是正确的.针对央行的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我仍然这是对国内资源的极大浪费是对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大开绿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理由(虽然和上述针对加息的观点累同,但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仍然适用):首先,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尤其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对外开外,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过去的闭路的独立运行的中国经济实体转变为全球经济大实体中的一个子体系.子体系收紧流动性正好为子体系外的资金进入子体系提供了通道,这就注定了近三年来采取传统的宏观越调控措施后,越调控资金流动性越过剩,房价越上涨,股Shi越上涨,PPI高增长.CPI在相对高位运行.近三年来,出口退税率下降而外汇储备仍高增长就是因为子体系收紧本币后子体系外的外资大量进入子中国所致. 其次,中国加入WTO后,由于中国的低工资政策导致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率是这一国际大趋势的结果,并非资金价格(利率)低所致.因此,中国收紧人民币资金,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开了方便之门. 再次,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导致中国GDP高增长,房价越上涨,股Shi越上涨,PPI高增长.CPI在相对高位运行,价格的普涨引发投资利润率高涨,资金的逐利性决定了全球资金涌入中国,外资涌入中国又导致投资增加,投资增加又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又导致利润增加,利润增加又导致投资增加.中国经济已进入这一循环圈,引导得好可实现国强民富,反之有可能外资增长内资萎缩,失去经济控制权. 最后,全球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全球的投资家都想到中国掘金,外汇储备将不断增长,人民币将进一步升值,外资将进一步涌入,中国控制实体经济增长,那么资金将流到哪里去呢?唯有虚拟经济.所以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希望中国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发展资本市场,通过虚拟经济来掠夺中国经济增长成果.所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股Shi仍将保持上涨.

  要解决中国宏观经济问题我仍然坚持我过去的观点,认为当前最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是:一是提高中国人的薪酬水平,政府可以制定不同时期的最低工资标准,强制执行。当固定资产投资投资的利润降低了,无利可图了,投资必然得到抑制。实施这一手段“度”是投资回报率,根据投资回报率的高低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当投资受到抑制时,为扩大就业,政府必须严格实施劳动法,缩小用工劳动工时。二是降低和取消出口退税率,促使出口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改出口退税为向三农退税。三是取消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四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规避人民币升值对外汇储备的损失;五是建立国家物资储备调节委员会,保持物价稳定。六是充分利用好资金,大力发展公用品。七是加大关注民生的诸如住房建设,增加住户供应,增加住房信贷,充分利用资金资源,改善人民生活,这也是房价下降的最有力调控措施。八是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的税收优惠政策;九是促进环境的改善;十是增强全体人民对美好未来的信心,改变对未来缺乏安全感的心理预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11:2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