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阳间有座鬼城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3:1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阴曹地府和十八层地狱,本来只是佛教典籍中所描述的死后世界,可是后来却被道教沿用,并為其说词寻得合理的根据。

在酆都城有一座景色优美的平都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四十五福地。根据东汉的《列仙传》和晋朝葛洪的《神仙传》书中所言,在汉代,曾有王方平和阴长生等人,弃官到此修道,最后终得道成仙,升天而去。

随著王方平、阴长生二位仙人的名声日盛,招引了不少仙人到此来拜访。如传说中的麻仙姑,就曾来拜访过王方平,可惜没遇上。直到现在还留有她住过的“仙姑岩”、“麻姑洞”等遗蹟。

此外,吕洞宾也曾拜访过王方平和阴长生。

后来,“王阴”二仙人被讹传為「阴王”,又误作為“阴间之王”,因此他们居住的地方──酆都,进而成為阎罗王所主宰的阴曹地府了。

东汉末年,五斗米教盛行於四川,而酆都在汉时属於巴郡,是早期道教的重镇之一。五斗米教因揉杂了许多巫术方面的东西而被称為“鬼道”,并将道中的巫师称為“鬼吏”。

於是,这种神仙人鬼混杂的道教信仰,促成了“鬼城”的形成。

因此,原来充满仙气的平都山渐渐渐地被鬼气所笼罩了,一大群的阴间鬼神纷纷涌进鬼国的京都──酆都,使这个地方成了阳间的阴曹地府。

鬼城之说日益普遍

后来,又加上《西游记》、《钟馗传》等小说的夸张渲染,酆都城是鬼城的说法越来越普遍,假的也成了真的。最后,成了真正的“鬼城”。

自宋朝以来,人们藉著自己心中对阴曹地府的揣想,在此处修筑了一套如冥府般的建筑,使酆都更成了名符其实的鬼城。

在酆都鬼城中,有各种如阴间的建筑,即:

(一)路引:所谓的路引,长长三尺、宽二尺,以粗纸印成的一张通行照:上面印著“酆都天子发给路引”、“普天之下必备此引,方能到酆都地府转世升天”,上方印有阎罗王的图像,下方印有“酆都天子”、“酆都城隍”和“酆都县府”三个大印。

人死之后,要到阴间去报到的幽灵就得手持这张阎罗王所发的通行护照,在经过看守鬼门关的小鬼检查过后,才得以进入鬼国。

从前,许多人為了替自己留一条后路,為自己的身后事打算,於是都到酆都来买路引,希望死后能够早日超生。因此,酆都的路引大大畅销,甚至连东南亚国家的人民都千里迢迢来买路引。

(二)奈何桥:本叫通仙桥,是明朝的蜀献王所建的。原意是说走过这座桥就可以得道成仙。可是,后来这座桥竟被改名為奈河桥。

“奈河”是地狱中的河名,在《宣室志》中有一段关於奈河的叙述:

“董观行十餘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於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

由此可知,奈河是一条来自地狱、充满腥味、流著血水的河流。

在奈河之上有一座桥,就是奈何(奈河)桥。这座桥又窄又险,凡是恶人的鬼魂经过这座桥,都会掉到奈河中,被河中恶鬼毒虫吃掉。

《西游记》中所说的:“铜蛇铁狗任争食,永堕奈河无出路。”就是这种情形。可是,如果生前是善人,则可顺利通过这座桥,转世為人。

就这样,“通仙桥”这座“仙桥”便成了“鬼桥”──“奈何桥”。

在酆都的奈河桥下开凿了一个池子,叫做“血河池”。有许多人為了死后能好过些,便到桥前焚纸钱、烧香、施捨财物。

有趣的是,酆都的和尚尼姑们為了广开财源,故意在桥面上涂蛋白、桐油等物,使得许多过桥的人常常摔倒;这些人為了消灾免害,都大方地佈财献祭,深怕得罪了诸鬼眾神。

(三)鬼门关:据说人死了之后,在进鬼国之前,必须先经过一座阴森森、把守严密的关口,俗称鬼门关。

酆都的鬼门关相当吓人。从玉皇大殿往上走、就会发现一座黑漆漆的山门,彷彿血?蚺@般的横匾上写著“鬼门关”三个阴森森的大字。这个地方有一大片的参天古木、树上栖息著一群群的乌鸦,当冷风阴颯颯的吹过,确实鬼气逼人。

(四)五云洞:位於三仙楼的东边,深不见底。据说这裡是成仙的阴长生炼丹之处,也有人说是阴曹地府的入口。

许多来此的香客,都会到五云洞的入口处焚烧纸钱,然后丢入洞中。因為洞很深,每当香客们将纸钱丢进洞中,一阵阵地风吹来,把纸钱吹得瑟瑟有声,一旁的山僧就说这是“群鬼抢钱”。

酆都这座鬼城的名堂还有很多,除了以上所说的之外,尚有望乡台、登天梯、孽障台等。

水陆道场渡饿鬼

这裡也有十王殿和十八层地狱的塑像,同样很著名。

除了酆都之外,还有另一个地方的十八层地狱塑像也非常有名。那就是位於山西省浦县柏山的东岳庙。


东岳庙的规模极為宏大,佔地也很广。庙中有各式建筑六十餘座。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十八层地狱,為了凸显阴曹地府的特色,这十八层地狱全都建在地下,让人身歷其境时,有如身在地狱中。

这十八层地狱由十五个孔窍洞所组成,其中有三个孔窍洞分成两层,总共有十八层。裡面雕塑了五岳大帝、十殿阎君和六曹判官等和人身一般高的塑像。

除了这些塑像之外,还刻有各种小鬼冥吏、刀山、碾磨、油锅、锯解等群像,共一百二十多个。这些塑像可说是目前中国寺庙中罕见的明代泥塑,是极為珍贵的古物。

另外,佛教在举行水陆道场时所悬掛的水陆画上,也有关於阴曹地府的描绘。所谓的水陆道场,起源於印度,根据佛书所云:阿难曾经在夜裡梦见饿鬼向他要东西吃,於是阿难就设水陆道场,佈施食物以救渡饿鬼。

后来传至中国,据说是从南朝梁武帝时代先开始的。根据佛教的说法,凡是被水陆道场所超渡过的孤魂野鬼,都可以免去罪罚而得以升天,因此,一直到后世仍歷久不衰。

水陆书上所画的,有十殿阎罗、六曹四司判官、五道将军、牛头马面、小鬼夜叉及各式各样的地狱。

目前传下来的明代水陆画以山西宝寧寺藏量最丰,共有一百三十九幅,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文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9:3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