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十二五”新开局
新华社记者 赵承、郑晓奕、王希
在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世界经济结构处于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在我国即将开始新一个五年的重要时刻,10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谋划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发展。
从会议透出的信息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结构、稳物价、保民生、促改革,中国经济在新的一年将呈现出转型的新取向。
1条鲜明主线:
让转变发展方式贯穿始终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看,无论是总体把握,还是具体部署的六项工作,都体现了转变发展方式的鲜明特点。
谈到转变发展方式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说:“最核心的是调整经济结构。”
新一年经济结构调整,是一种全面深度的调整。从三次产业看,需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做强工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从“三驾马车”看,需要扩大消费、优化投资结构、增创外贸新优势。从城乡区域看,需要推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这些调整,关系到转变发展方式的成败。
1个基本取向:
积极稳健政策化解复杂局面
与过去两年相比,明年一方面要维持一定增长速度,另一方面要应对不断加大的物价压力,同时要下大力气搞好结构调整,宏观调控的目标正由以往相对单一变为逐渐多元。这也决定了宏观调控政策需要更有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货币政策由两年来的‘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引人注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在当前流动性过剩,通胀预期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意在让经济运行的货币环境回归常态,保持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
1项紧迫任务:
把稳定物价摆在更突出位置
最近几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逐月上升,11月份CPI同比上涨5.1%,通胀压力较大。稳定物价,是今后一个时期宏观调控的紧迫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稳定物价具有稳定经济全局和保障民生的双重意义。实现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货币政策调整必须得力。
1套民生规划:
为群众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
当前,通胀压力较大,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改善民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会议提出在改善民生上要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安排的重点包括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这些领域存在的问题,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在住房方面,会议提出,明年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
1种强大动力:
以改革开放加快经济转型
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体制机制的弊端造成的。发展方式转而不快,关键在于改革有待进一步到位。
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表示,改革的着力点,在于深化激励和评价体系改革、要素价格市场化和财税体制改革。
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认为,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出路在于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方面下工夫。 相关专题: 相关阅读:
2010.12.13
2010.12.12
2010.12.12
2010.12.12
2010.12.12
2010.12.12
2010.12.12
2010.12.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