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谷歌一下奥巴马的中国政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0 19:2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谷歌与奥巴马政府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任何一个美国公司都不可比拟的,但是这一互联网巨头这一星期所发的声明说因为中国的审核制度而打算从中国撤出让白宫处于微妙的位置。
  在人权组织和共和党对白宫没能更强硬的推动中国政府增进言论自由的批评之下,白宫最初没有对谷歌的声明表态支持。但是在星期五,说它支持这一公司的立场。
  不过,谷歌是否推动了这一届政府到一个更为激进的立场,真正的测试还要看下个星期,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预定将发表关于互联网自由的讲演。【译者注:本篇发表于希拉里·克林顿的讲话之前,从讲话来看,显然,谷歌已经通过了测试。】
  Danny O'Brien,电子战线基金会的国际扩张协调人说,“每个人都在等待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下个星期的声明。那就是见真章的时候了,我希望看到美国政府追求一个更强的互联网人权计划,不过我也能理解这届政府需要一点时间来制定如何对待这一问题的策略。”
  希拉里·克林顿的国务院比白宫决定是否拥抱谷歌要反应得更快,也更为确定,在谷歌作出对黑客的指控和宣称如果中国政府不取消审核搜索结果的要求就关闭其中文站点之后仅几个小时,国务院就发表了一项声明,呼吁中国对此作出解释。
  “对这些指控我们得到了谷歌方面的情况报告,这引起了我们严重的担忧和质疑,”希拉里·克林顿在她的声明中说。“我们希望中国政府对此做出解释。”星期五,希拉里·克林顿的发言人说国务院会在下个星期初,提交一份正式的照会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译者注:到今天为止,这份照会还没有正式提交给中国政府,但《卫报》披露,两国之间的接触已经开始了好几轮。】
  白宫的反应被密切关注,不仅因为美国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事关重大,也因为白宫与谷歌的交往。这家价值300亿美元的公司,其时髦的品牌对于科技界的影响正如奥巴马2008年的总统选举对于政治的影响一样重大,二者在过去的几年里在构建华盛顿的影响力中已经全面合作,因而在奥巴马的世界里获得了特殊的位置。
  谷歌的高层是奥巴马早期的支持者。这一公司在2008年竞选期间在“谷歌集群”总部招待了好几个主要的总统候选人,高层管理者,包括总裁埃里克·施密特,因此得以成为奥巴马的竞选顾问。
  谷歌的员工及其家人是这一全球第四大公司对奥巴马竞选运动所作贡献的源泉所在。这一公司在民主党年度大会和奥巴马宣布就职的周末都出资举办了豪华的“接见与被接见”聚会,在聚会上其高管——包括施密特和德尔蒙——为奥巴马的就职典礼而筹备的非盈利性委员会的捐献总额为$166,000。
  奥巴马为谷歌的前高管Katie Stanton, Sonal Shah和Andrew McLaughlin任命了政府的职位,他提名施密特为科学和技术理事会主席。施密特一直是白宫的座上宾,他(和其他的技术高管)在谷歌将对中国的指控公开的前几天还与克林顿共进晚餐,虽然国务院的消息来源称晚餐聚会中并没有讨论这一问题。
  按照从无党派的“回音政治中心”保留的数据来看,谷歌还大幅度地增加了向国会和政治游说机构的预算,从2003年的$80,000美金到2009年头九个月就超过$290万美金。除了自己成为一个稳定的、交游广泛的签约政治游说者,谷歌还雇用其他的同时与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有关系的说客和政治沟通官员,包括Jill Hazelbaker,他是麦凯恩2008年总统竞选活动的前首席发言人,也参与了独立的纽约市长Michael Bloomberg2009年的连任竞选活动。
  来自于“公众知识”,一个与谷歌一起工作的媒体消费者促进组织的Art Brodsky说,“每次我一转身,他们就在雇用的确敏锐的新人。”
  他说,“他们从办公室里的一个人开始【译者注:指Alan Davidson,具体见另一篇译文《谷歌搜寻影响力》】,搞不清楚状况,然后,确如他们的公司文化所言,他们开始快速的聪明的和灵活的融入了进来。”
  当谷歌同意对其搜索结果进行自我审查,以此满足进入广大的中国互联网市场的条件的时候,谷歌遭到了大量的公开指责。但是这个星期,互联网和人权倡导者都很关注谷歌在星期二发布在官方博客上的一篇声明,其中宣称,它发现了号称“从中国来的非常复杂的针对我们公司的基础架构有目标的攻击。部分是为了侵入中国**人权运动者们的Gmail账号。”
  人权组织们呼吁与中国做生意的其他的互联网公司也随之起诉,呼吁奥巴马政府和国际社会要求中国结束其审查制度。David Drummond,谷歌的首席法律顾问和星期二博客帖子的作者,星期三晚上在一个公开的电台节目中看起来像附和对白宫的指责,说美国需要“更多地介入到为推动中国开放而施加压力的活动中来”。

  在星期三被问及谷歌的立场时,白宫的新闻秘书Robert Gibbs最初只做出了关于支持自由互联网的宽泛的评论。但在白宫后来的声明中支持力度明显增强,以Robert Gibbs星期五告诉记者们说白宫“支持谷歌停止在中国审核他们的搜索结果”而达到高潮。
  私下里,奥巴马的团队对这一位于加州Mountain View的公司更是赞赏有加,一位高层政府官员说,“[新闻公司的主席]Rupert Murdoch有一项政策,有点儿像是尼维尔·张伯伦,而谷歌想要另一个,更像是温斯顿·丘吉尔。”【译者注:尼维尔·张伯伦和温斯顿·丘吉尔都曾任英国首相,都是保守党人。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张伯伦对德国极力推行绥靖政策,希望避免战争;而丘吉尔更坚定地主张对德作战。】
  谷歌说关于不想和中国的审查制度合作的决定,在它向公众宣布之前它通知了白宫和国会山的官员们。还说它在与“相关当局”调查指控的网络攻击,这次攻击据称影响了至少20家公司,而且导致了中国两名异议者的Email账号被攻破。
  白布强调奥巴马告诉过中国他支持开放的互联网,这有据可查。指的是在十一月上海举行的一次市政厅式的活动中,奥巴马说“我是无审核制度的大力支持者。”
  然而,一些业内观察者还是称谷歌的行为在动机上至少还要包括谷歌在中国的不良商业前景。一位对谷歌业绩非常熟悉的爆料者说,谷歌在中国的营业收入是每季度$1亿左右,这只占这家硅谷巨型公司总体收入中非常小的一部分。
  “我不是说人权在这一决定中没有影响,但是并没有商业考虑这么大的影响。”Sarah Lacy 在其博客TechCrunch中写道。
  Jeremy Goldkorn,这位在北京的中国媒体博客Danwei.org编辑说,“谷歌有一群对技术痴迷的忠实的粉丝,但是大约只占了30%的搜索市场,这一市场的主导者是百度(一家被中国政府控制的搜索引擎),(在这里)谷歌被广泛地看做不知道如何在中国做生意。”
  “他们喜欢到处跑,唱唱‘不作恶’的高调,”John Simpson,非盈利组织“消费者监察”的推动者说。“但是他们的行动总是被看成是以谷歌利益至上——而谷歌的利益不一定和任何一个政府利益相同。”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19:22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