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绝对强硬 宣布“我的稀土我做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23:5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一段时间,国际上刮起了一股向中国政府施压,要求中国增加稀土出口额度的旋风。这股旋风的始作俑者是日本。日本驻华大使日前召集美、英、德、法、韩等国驻华大使,希望上述国家同日本一道,压中国放宽对稀土出口的限制。
  对此,中国商务部发言人10月15日表示,中国对稀土开采、生产加工和出口环节采取的管理措施,是符合国际规范和世贸规则的,中方不会将稀土出口作为封锁手段。而在此前,温Jiabao总理访问欧洲时已经明确表示,中国有必要对稀土加以管理和控制,但同时要照顾世界的需要,不会把稀土作为讨价还价的工具。这表明,中国在稀土出口问题上既依据国内法采取了必要的管制措施,又尊重长期以来形成的稀土供应格局,照顾了各方的利益,因而是无可厚非的。
  不过,有关国家对中国的指责,却也提醒我们要在此问题上厘清是非曲直,不能让其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图谋得逞。首先要肯定的是,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军事和高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是生产精确制导武器必不可少的物质元素。而对于战略资源,各国都实施程度不同的出口管制。别说可直接用于军事用途的稀土,就是间接战略资源如石油,相关国家也成立了OPEC组织,以限制石油产量,提高价格,并以此为武器与西方国家进行战略周旋。
  至于美国,其在高科技领域对华出口的限制更是极为苛刻,连用于人口普查和气象分析的超大型计算机,都加以限制。10月8日,美国白宫网站公布了一封奥巴马写给国会的信,信中希望国会取消对中国出口C-130运输机的限制。这恰恰从反面证明,美国连对华出口运输机都是严格限制的,其它军事产品就可想而知了。如今中国只是对稀土出口稍加规范,就引起轩然大波,确实有点“只让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味道。实际上,早在十几年前,作为世界第二大稀土储藏国的美国就开始限制稀土出口,后来又完全停止出口,最终是大量封存矿山,连国内需求都完全靠国外进口。
  其实,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储藏国,但其产量与出口所占的世界份额要比储量高得多。据今年7月美国能源政策分析家马克.亨弗里斯向国会提交的《稀土元素:全球供应链》报告披露,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的稀土储量分别占世界的36%、13%、19%和5.5%,但中国稀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7%,其他三国产量都为零。由于过量开采,中国的稀土储量已由上世纪90年代占全球比重的43%降为目前的31%。按现在的生产速度,中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至20年,以后甚至需要进口。
  尽管如此,目前中国仍然供应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需求。更有甚者,有些国家向中国购买稀土不是为了立即使用,而是为了储备。据估计,日本目前存储的稀土资源可供使用几十年。即便如此,日本在此问题上仍最先跳起来指责中国,实在是讨了便宜还要反咬一口。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某些国家利用从中国购得的稀土资源,制成先进武器却转而用来对付中国。美国对台售武就不要说了,就是日本,非法占领了钓鱼岛几十年,近来在此问题上以变得异常强硬,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有自身的军事力量作后盾外,美日安保条约的庇护也很关键。而日美是中国稀土资源的最大进口国,日本进口稀土的83%来源于中国。
  即便如此,中国在稀土出口上也在履行世贸成员国的义务。今年以来,中国商务部下达的两批稀土出口配额达24,281吨,仍居世界第一。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稀土经过长期的开发与利用,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早在2005年,中科院15位院士就以“关于保护白云鄂博矿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受到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呼吁”为题,上书国务院,要求加强稀土生产的管理和规范。2006年6月,中国国土资源部决定,从2007年起限制各稀土矿生产,生产总量不得超过7.4万吨。所以,近来中国政府对稀土出口的规制行为,不能视为对某些国家的临时“报复性”举措。
  长期以来,中国向世界低价提供了大量的稀土产品,混合稀土氧化物一度和大白菜的价格差不多,每公斤只有几元钱。这显然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如今中国对稀土生产和出口加强管理和规范,既是理所当然的正当之举,也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如果某些国家因此说三道四,甚至要诉诸世贸仲裁程序,那也只能随其所便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国的稀土出口只能在不危害国家战略安全、产业安全及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确定额度。我的资源不能由你来做主,这是世间公理,任何法规都不能与此相违背。

稀土是一块中国自己提供给拍砖者的砖头 (180°时差的博客,万维网博客,2010年10月24日)


  在过去一段很长的时间里一直被扔在跳蚤市场上的“稀土”如今移进了精品店,引起了店外一群人的不满和抗议。以前都是摆地摊的人一哄而上自动杀价的 “稀土”现在要提价了,要计划了,围在店外的人能舒服吗?能不起哄吗?联合起来向店主人拍砖是必然的结果。
  在1500年前的北魏,太傅李延实是魏庄帝之舅,在出任青州刺史时,庄帝对他说:“齐土之民,风俗浅薄,虚论高谈,专在荣利。太守初欲入境,皆怀砖叩首,以美其意;及其代下还家,以砖击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意思是说“怀砖者”翻脸无情,变化之快如反掌,说拍砖就拍砖。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中国似乎已经习惯于被不少国家围起来拍砖了。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人马戛尔尼,借为乾隆祝寿为名,率领有七百余人的庞大船队来到中国,目的是为新兴资本主义的英国开辟一个巨大的商品市场。乾隆断然拒绝了通商和驻使这两项要求,并且让马戛尔尼带回了一个“上谕“给英王。但是世界列强是没有耐心和你“奉天承运”的,于是“怀砖叩首”之人很快变成了“以砖击之”之人,从此中国开始了上百年的被一群国家拍砖砸石的历史。不讲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也不讲中国人在朝鲜要面对由16国组成的联合国军;就是看看在中国周围的那几个邻国中,有几个没有向中国拍砖砸石过?即使到了现在,你剥开日本、越南和印度等人的衣服看看,他们是不是“怀砖者”?他们是不是时时在想着向中国拍砖?完全可以肯定他们不仅“怀砖”而且还怀着不小的砖头呢!一旦有机会,他们或许还会把你往死里砸呢!
  在南海也是如此。有关南海诸岛问题的任何国际会议,与会者的西装里面多多少少都怀有砖头,而且那些砖头都是为中国而准备的,弄得好,“怀砖叩首”;弄得不好,“以砖击之”。翻脸如翻书,这就是地缘政治,各自的利益所在,各自的利益使然,越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麻烦越大;因为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星球上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越来越少。以前出现过俄国人和墨西哥人把大片的国土卖给美国人的事,现在谁听说发生过同类事情?将来更不会发生。别说大片国土,就是地底下的“稀土”,盯上的贼眼就多得是。有加拿大学者认为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就是为了稀土,这是很有道理的。在阿富汗那样的荒蛮之地,当年的蒙古军团都不愿意留在那里。美国人为什么愿意下大本钱留在那里?还有在80年代的时候,苏联人也对阿富汗感起兴趣,尾随坦克大炮而入的是地质学家,都是利益所在,利益使然。为了“稀土”不惜发动战争,可见“稀土”的价值。遗憾的是,就在全世界都把眼睛盯住“物以稀为贵”的稀土的时候,中国人却不把它当一回事,把它扔到了跳蚤市场上去贱卖,而且一贱卖就是十几年。
  从邓小平发表豪言壮语“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到温Jiabao的“中国有必要对稀土加以管理和控制”,中间有一段十几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由于中国疏于管理,盲目开采,盲目生产,造成了产量过剩,于是自己竞相压价,长期贱卖。这如同一个人在自己的大门口大声宣布自己家里有稀世珍宝,同时又把自己的后门洞开在那里,迟迟不去看管。如果说以前的“怀砖者”拍砖所用的砖头都是他们自己带来的,那么,这次在“稀土”问题上,他们向你拍砖用的砖头却是你自己提供的,他们已经习惯于在中国的跳蚤市场上贱买稀土了,他们已经习惯于中国人的自相杀价了,他们已经习惯于中国的疏于管理和漏洞百出了。已经习惯于浑水摸鱼的人,现在看到这些“稀土”的鱼都被金钩吊起来,放进了精品店,他们能甘心吗?如果倒转一百年,他们还不是联合在一起杀进来抢稀土?
  怀砖者的出现,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拍砖者的出现,也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有的事可以避免,比如:自己给拍砖的人提供砖头,自己给对方的枪炮提供弹药,如果在1992年邓小平把大放其话“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换成对自己稀土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上,十几年下来,因为有了中国定下的“方圆”,外国人自然已经习惯了“规矩”,至少不会出现如今很多国家都要向中国拍砖的被动局面,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次中国遭到拍砖是自找的。
  到如今,事后诸葛亮遍地都是。有的算经济账,说中国在稀土上损失了多少多少;有的算环境账,说中国在环境上遭受了高昂乃至不可逆转的损失。其实有一笔最大的账没有算:美国人有稀土却老早停止开采稀土,日本人没有稀土却在拼命储备稀土,中国人有稀土却在拼命贱卖和肆意污染自己的环境,而且这种现状延续了十几年,这三者之间的差距比任何损失都可怕,假如漠视这种差距,不检查自己的问题,遭人拍砖的历史还会继续下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2 14:07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