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非投资“做好功课”最重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23:5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政商学界代表献计对非投资
  随着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建立以及“非洲世纪”的到来,中非合作步入了新高点:商务部不久前发布的我国首个与非洲经贸关系报告预测,2010年中非贸易额有望达到或突破2008年1068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在此大背景下,政商学界代表云集“机遇·挑战,互利·双赢——后危机时代中非经济技术合作前景展望”国际会议,为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建言献策。
中非合作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抱有此番想法的企业代表除了在非洲投资的民营企业——达之路国际控股集团董事长何烈辉,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丁拯国也认为大多数中国公司对非洲大陆资源知之甚少,项目开发、资源利用率低。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洪宏举例说,前段时间在非洲举行的一个有关能源和资源开发合作的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中国来了,非洲该如何应对”的议题,但是全场却没有一个中国代表列席。他认为,中国代表在此类事情上的缺席,说明了中国企业在对非投资上及时获知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安山也指出,“大非洲”包含的每一部分都是不一样的,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前应先“做好功课”,进行前期调研和可行性研究;同时应具备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贝宁驻华大使Sedozan Jean Claude Apithy在开幕式上提到了部分在非洲销售的中国产品存在质量不达标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认为在非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高地的今天,部分中国企业仍然以“非洲购买力不强”作为原因而出口劣质产品是说不过去的;相反,应注重产品质量,打造中国品牌。
  在回应贝宁驻华大使反映的中国产品质量问题时,中非商会联络部官员指出,现在非洲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中国产品,有一部分是某些非洲不法商人到中国以低价采购不合格产品,然后运到非洲销售以牟利。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王燕从金融层面为中资企业在非投、融资提了几点建议。她说因为数据的不明晰,西方国家曾质疑“中国对非援助”与“中国对非投资”两者不存在明显的分界,所以建议政府首先提高透明度和清晰的解释;其次,银行界是否考虑新的工具支持项目融资,如PPP(公私合作关系)模式和BOT(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模式,发挥民营部门在中非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中扮演的角色;第三,为防范政治风险,可考虑采用MIGA(多边投资担保机构)保险;最后,为加强非洲各国为吸引和调动私人资金进入基础设施的能力,应建立健全有关PPP的法律框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04:4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