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欧盟对华经贸新政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23:0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政策 新背景
    10月24日,欧盟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更紧密的伙伴,更大的责任》的对华政策新文件。作为该文件的附件,《竞争与伙伴关系:欧中贸易与投资政策》则全面阐述了欧盟新的对华经贸政策,在欧盟内部和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很大反响。
    《竞争与伙伴关系:欧中贸易与投资政策》分析了欧中经贸关系发展给欧盟带来的影响,在肯定欧中经贸关系发展使欧盟受益的同时,强调了其给欧盟带来的竞争压力和挑战。文件列举了中国市场竞争环境的种种所谓“不公平性”和贸易壁垒,要求中国承担更大的责任,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超越加入WTO承诺的市场准入。文件提出要采取双边和多边手段来保护欧盟利益,并继续采用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来应对所谓中国的“不公平竞争”。
    欧盟对华新经贸政策的出台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一是应对中欧经贸关系迅猛发展的需要。如文件所言,中欧贸易增长迅速,2005年的贸易额比2000年翻了一番,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也成为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中欧贸易使欧盟受益,但来自中国的竞争也给欧盟一些重要的制造业带来了严峻挑战。相应地,“对于欧盟政策而言,中国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挑战”。新文件的开篇之语即为这句话。
    二是新欧盟需要统一的对华经贸政策。近年来,随着欧盟东扩和内部不同成员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增大,各成员在对华经贸政策上产生了严重分歧。以英国和北欧国家为代表的一些成员主张实行自由贸易,反对对中国产品采取贸易限制措施;而以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新入盟的一些成员为一方,则主张通过贸易保护的手段来防止中国产品对欧盟有关国家的产业造成冲击。以上两派的力量经常相持不下,导致欧盟无法对华发出“一种声音”。在近两年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和鞋的贸易限制措施中,这种分歧就表现得很明显。欧盟认为,各成员对华经贸政策的分歧,影响了欧盟的整体利益,需要出台统一的政策来加以协调。
    三是应对全球化整体战略的需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席卷全球,欧盟由于僵化的社会福利制度等原因,对经济全球化的应对总体上是不成功的,1990—2000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只有2.1%,近5年更降至1.3%,而失业率高达10%左右,与美国的差距明显拉大。为扭转这一局面,今年10月4日,欧盟发表《全球中的欧洲——在世界范围内竞争》一文,提出一方面要增强自身竞争力,而另一方面则敦促其他国家开放市场。对华经贸新政策就是其应对全球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特点 新趋势
    新文件是今后一个时期欧盟发展对华经贸关系的纲领性文件,从中可以发现如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是政经分离。此次新文件是欧盟发布的第六份对华政策文件,但首次将政治与经济问题分开,就中欧经贸问题发表专门的文件,体现了政经分离的原则,即对华政治上继续友好,维持战略伙伴关系,但在经贸领域则只重利益,不讲“友好”。其实,最近两年,欧盟对华经贸政策已经体现了这一点。例如,在中欧纺织品等贸易争端中,主张对中国产品实施限制的恰恰是法国、德国等对华最友好的国家,而英国、北欧国家等与中国政治关系远不及法德的国家,则反对贸易保护的做法。
    二是更趋强硬。与以往政策相比,欧盟的新经贸政策明显趋于强硬。新文件在开篇之语中就把中国视为最为重要的挑战。同时,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有所退步,把它作为向中国施压的重要手段。新文件对中国市场开放的要求更为苛刻,甚至达到无理的程度,并暗示如果中国不能满足欧盟的要求,欧盟将像美国那样对中国实行更加严厉的贸易保护政策。
    三是强调责任。欧盟新文件不再把中国视为一般的发展中国家,而是已经很有竞争力的新兴经济大国,据此要求中国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更高程度的贸易自由化——比现行WTO规则要求还要高的贸易自由化。文件认为,中国是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系的主要受益者,理应为多边贸易体系做出更大的贡献;“欧盟开放的市场对中国出口导向型的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也必须“公平”地向欧盟开放市场。
    四是欧美靠拢。近年来,美国和欧盟对华经贸政策逐渐靠拢:美国身段有所放软,而欧盟则更加强硬。双方一方面均对中国的崛起表示欢迎,希望分享中国迅速发展的“红利”;而另一方面则要求中国承担更大的责任。欧盟此次新政策不仅在基本原则上与美国一致,而且在知识产权、市场准入和汇率等问题上明显在呼应美国。
    新影响 新课题
    首先,欧盟新政策的内容有积极的一面,有利于中欧经贸关系的进一步扩大。新文件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符合欧盟的根本利益,欧盟将更加重视对华经贸关系,并承诺继续向中国开放市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这些观点都将对今后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但与其积极效应相比,消极影响可能会更大。一是贸易摩擦将更多。欧盟新政策迎合了一些成员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论调,主张今后将继续对中国实行反倾销、反补贴等所谓的公平贸易措施,同时欧盟将继续对解决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采取拖延战术,可以预见,今后中欧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增加。二是政策冲突将趋于激烈。欧盟新文件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汇率等问题提出了诸多指责,要求中国必须提高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在上述领域,今后双方的政策冲突将趋于激烈。三是WTO官司将增加。欧盟新文件强调将更多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应对中国所谓的“不公平”贸易行为,这预示今后中国要更多地面对欧盟在WTO的起诉。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从美国佐利克的“利益相关者”政策到欧盟“更大责任”政策,都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已经面临全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明显增强,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可以得到很大的拓展;但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要求承担更大责任的国际压力,这种压力有时甚至大大超越中国现实的能力。如何在不损害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成为中国今后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16:58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