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望:民主化是中国化解日本敌意的关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22:4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九七二年,在美中日共同抗苏的的冷战形势下,北京和东京正式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两个亚洲大国在政权性质上的差异,在历史认识上的分歧,在当时都让位于迫切的国家安全考量。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中日在以上两个层面的矛盾日益明显,敌对认知在双方迅速蔓延。两国近年来的对立,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和日本朋友谈历史,经常会被对方反问这样一个问题:中国至今仍是一个独*国家,没有言论自由,信息不能完全自由传播,你叫我们日本人怎么相信中国民众的反日情绪和政府煽动无关?这样的疑问对中国人来说是很要命的,因为它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当前日本和中国在政权性质上的根本差异,而正是这种差异,使中国在争取日本民众在历史问题上的理解时经常处于极为不利的被动境地。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前不久在出席朝日电视台一个时事节目时被主持问到北京对他有关「天皇应参拜靖国神社」的批评,他一句「中国是一个没有选举的国家」就把问题的焦点转移了,可见「非民主」的话语建构对北京对日外交的杀伤力。

  历史观的认知差异

  中日两国社会对历史的认识方式也大相径庭。中国人一般认为,对待历史,必须有一套超越时空的是非判断。个人和国家如果做了错事,就理应负起历史责任,而且这个责任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轻。中文里的「盖棺论定」和「遗臭万年」,都是这一意识的表现。然而在日本,刚好相反,很多人对历史的认识方式缺乏恒定的道德判断准则,并常常倾向以自我为中心及根据当时的历史情境作判断。表现在对二战的认知上,就是部份日人会倾向认为当时日本的侵略行为是为了在弱肉强食的国际环境下求存。他们觉得,日本并没有违反当时的游戏规则,西方列强也侵略别国建立殖民地,只说日本邪恶是不公平的,日本也是受害者。

  差异的历史认知方式反映在道歉问题上,就是中国人认为道歉必须是基于意识上的反省且要言行一致,但很多日本人谨把道歉看作为搞好双方关系的一种「礼」的规范。有些日人倾向认为,道了歉,事情就像流水一样过去了,老是纠缠过去的事情是很失礼的。这也是为什么前国家主席江**在九八年访日时在多个场合不断强调历史问题之后会引来那么多日本民众的反感,并令很多日本人怀疑中国不断强调历史问题的真正目的。江强调日本要反省历史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在表达方式上这样的做法只会引起反效果。

  中日之间在历史认识上的矛盾其实从来没有得到解决。美国学者Allen Whiting曾在八十年代中亲赴中国多个城市调查中国人的日本观,并在八九年出版了《中国眼中的日本》(China eyes Japan)一书。据该书介绍,即使在八十年代中日关系蜜月期,两国学界和民间在历史问题上的认识差异极大,而且中国人对日本过去的侵略行为的愤怒是很真诚的。中国当时的对日外交实际上是处在现实的战略考虑和过去战争记忆的夹缝之中。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以民主化争取日本民心

  理解了中日之间的双层结构性矛盾,下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在于,面对当前诡谲的中日形势,北京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中国一定要先走出自身的「被害者情结」。长期以来,内地相当一部份舆论习惯将外国对中国的担忧和预防性部署斥之为「亡我之心不死」,并将其和百年前列强侵略中国的行为相提并论。这种思维倾向往往使国人长于批评别国,疏于反省自己。「中国威胁论」之所以对相当一部份日本民众和精英有说服力,是因为当前中国政治制度的非民主性。基于历史原因,很多内地评论看日本军力增强感到威胁,但却不知日本强化军力的动机也是基于中国的军力增长。两国其实都在以自己的眼睛看对方,却都不习惯于以对方的眼睛看自己。在这一点上,北京不妨给东京先做个榜样。

  其次,中国还必须重新确定日本在和平崛起外交战略框架中的定位。日本近年来虽然积极发展军力,改革安保体制,但其整体国防规划仍呈战略防御态势,并牢牢地被美国所控制。因此,当前日本的扩军不能和三十年代的军国日本相提并论。然而,由于中日之间存在的矛盾不仅仅是政权性质的矛盾,而是还有更加深层的、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的历史认识矛盾,这就注定了中日两国在中短期内无法结成类似美英之间的战略同盟,而最多只能是非敌非友的普通国家关系。面对当前日本咄咄逼人的姿态,中国在军事上不应求战,但也不能怯战。在未来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中国军队必须做好和日本发生低强度局部冲突的应战准备。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北京不能在政治民主化问题上停滞不前。民主化不只是化解当前中国社会内部矛盾的出路,也是对国际社会展现中国和平崛起的良策。国内的民主化不仅将有助于中国联合日本国内的反省力量和知中人士就历史问题和日本政府及右翼势力交涉,同时也能大幅化解和中国享有共同历史观的美国的戒心。敦促日本反省历史,但不孤立打压日本,并提倡建立一个以中美日韩为基础的亚太民主共同体,可以是中国未来亚太外交大战略的其中一个参考蓝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2 06:4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