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Jintao访美国战略大公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22:3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国家主席胡Jintao对美国的访问,是今年中美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件大事。虽然只有短短七十几个小时,但却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注目。胡Jintao访美期间的多次演讲清晰地阐述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目标,让美国商界、政界、知识界精英了解中国政府立足本国经济建设、争取国际和平环境、致力推动中美关系的基本国策,并且向美国企业发出信号,希望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支持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到中国这个大市场寻找新的机遇。这一切均有助于缓解或消除因贸易赤字不断加大而引起的各类摩擦,为全面巩固和推动中美双边关系扫除障碍。

美国人对胡Jintao访美的主要期望,是在经济层面上得到好处。美国人看重的主要是眼前的经济利益,中国领导人所考虑的则要复杂得多。北京希望透过胡Jintao这次短暂的访问,最大限度地向美国人民介绍中国和平发展的目标,让美国公众知道中国政府奉行的是和平外交政策,无意去成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因此,胡Jintao不论是在公开演讲还是私下会晤中,都反复向美国领导人及有影响力的人士强调,中国将本国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对外争取国际和平环境,致力于推动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务实诚恳──扭转政客观感

随着中国国力近年的增强,美国对中国的忌讳确实在增加,特别是担心中国在亚太地区挑战美国的超强地位。经历过几十年冷战的美国人,难以摆脱其固有的「冷战思维」。很多美国人对任何与共产主义、共产党沾边的事都心存疑虑甚至感到恐惧。然而,与胡Jintao直接接触过的美国人,均可感受到这位中国最高领导人务实的态度和诚恳的作风。据《华尔街日报》昨天报道,有机会单独会见胡Jintao的六位国会议员对这位中国领导人印象深刻。伊利诺伊州共和党众议员马克.科克说,他向胡Jintao建议,在五角大楼和中国军队最高指挥部之间建立一条热线,防止中美之间的小分歧走向失控。他说,胡Jintao听到他的建议立即表现出很大兴趣,「很明显,他能对实用的建议做出反应」。这位议员的感受说明胡Jintao已经开始改变一些美国政客对中国领导人的看法,这也是胡Jintao访美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厘清定位──建设性合作者

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去年在那篇为美国对华政策定调的政策性讲话中将中国称为「利益攸关者」,要求中国负起相应的责任,在国际事务上与美国合作。但是,美国并未将中国视为平等的合作伙伴,也不愿给予中国应有的大国地位,同时还设法在军事上钳制中国。这不仅在此次访问中有所体现,而且也贯穿于美国政府的整体对华政策之中。美国拒绝将胡Jintao的访问定为「国事访问」,美国拒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美国明里暗里拉拢中国周边国家,试图用经济支持和军事援助来扩大其盟友范围,以便限制中国在东亚和南亚地区日益扩大的政治与军事影响力。针对美国的言行不一,胡Jintao在访美期间几次公开提到,中美双方不仅是利益攸关者,而且应当是建设性合作者,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官方对「利益攸关者」这一说法的最明确回应。胡Jintao的讲话也表明,中国对美国的政策是「听其言,观其行」,重在看美国的行动。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不为所动──台影响力日减

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为重要、最为敏感的问题。陈水扁在春节后提出「废统」,一度令华盛顿大为不满。但在台北一番「陈情」之后,美国转为接受既成事实,并且帮陈水扁「下台阶」。北京虽然愤怒,但却从大局出发而没有做出过激反应,令陈水扁无法将「废统」这张牌继续打下去。胡Jintao在访美期间,多次重申中国的原则立场,反对「台独」,反对任何将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企图。布什也在与胡Jintao会晤时重申,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丝毫改变。两位领导人的会晤既没有因为陈水扁搞「废统」而受到影响,也没有将台湾问题摆在首要位置。这说明台湾岛内的政治动作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能力日益减弱,在中美总的战略格局中台湾正在逐渐被「边缘化」。这还说明,中美关系日益走向成熟,两国的利益基础已经相当稳固,不会因个别事件而动摇,而且这一基础今后会更宽更实。

【本报纽约二十三日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2 17:11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