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观察》民进党研究 将成显学
--------------------------------------------------------------------------------
九○年代初期,许信良经由日本参议员田英夫的居中牵线,率民进党人士取道大阪密访北京,并与**统战部副部长万绍芬开启「民共对话」历史先河。此行,虽为许信良确立了往后「大胆西进」的政略,但却没有为民进党人带来「大胆对话」的启示。
台湾五都选后,国民党稳住三席,民进党则赢得较高得票率。总结各方对选情观察,对选民结构的变化,两岸政策因素的影响各有评估,但各方更加关注一项新兴政治讯号:「民进党的选举手法变了!」
近日,涉台部门与蓝绿人士的沟通对话,几乎都围绕民进党政治形象的改变,究竟只是宣传手法翻新,或结构性的质变,众说纷纭。不过,明确的是,民进党为角逐二○一二年大选,中国政策势必要有全新的务实论述。
因此,当蔡英文抛出准备设智库强化两岸政策论述的政治讯号后,即受到北京高度关注。国共两党虽乐见民进党务实调整政策态度,但对国民党来说,可谓五味杂陈,因为,两岸政策恐怕不再是「独家垄断」的政治市场。
长期以来,民进党虽有个别人士与大陆维持对话,但民进党当权派受制基本教义派,或基于不合理的前提条件,或现实权力考量,始终无法与北京开启常态化沟通对话,以致坐失诸多促进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的关键作用。
相对的,民共对话难以发展成沟通机制,并非仅是民进党的独派立场使然,**对台政策的局限性与政党交流的选择性,也是造成民共两党无法开启常态对话重要关键。
随着台湾政党政治稳步前进,与民进党两岸政策的现实考量,加以五都选后政治版图位移的动态趋向,涉台部门与涉台策士已明显感受到,与民进党开展沟通对话,加强民进党研究必将是二○一二年大选前的「显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