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首考研路(北大行政管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04:3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学校,回首考研路,的确有很多感慨和心得。写下来真诚地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对同样在为梦想而努力的你有些许帮助。
定好目标:
我是跨校跨专业考研的,也许很多选择北大行管的同学的情况也和我一样。梦想中的学校,不用考恼人的数学(仅限于对数学没信心的同学呵)……最大的原因也许就在这儿。当然,这还不够。
我个人认为定下合适的目标是一个好的开始。如何定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愿望和实力的正确衡量!
1、北大一直是我的梦想,这个梦想支撑着我度过那段最难熬的时光,不轻言放弃。因为如果只是考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虽然也需要很努力,但思想上我的确不会有那么大的动力。而如果考光华之类的经济类,对数学没信心的我是即使再努力也不行的。所以,最后的平衡是决定报考不用考数学的行政管理,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北大梦。
2、理想并不能脱离现实。我衡量了一下可能性:首先,我并不讨厌行政管理的知识(个人觉得还是不要为了单纯逃避数学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专业,这样从长远来看还是不好的)。自己本来就是文科生,对记忆理解一类还算在行;而且虽然是跨专业,但是本科学的财政也多少和政府管理有些关联。因此复习起来并不会太吃力。
开始复习:
定下目标后就要抓紧时间进入复习状态了。因为北大行管的参考书非常多而且内容繁杂,今年是八本(以前好像更多一点)。从论坛和考过的师哥师姐那儿可以了解到其中有几本是最重要的,要先看和看好。
我的建议是大家在第一遍复习的时候做好自己的读书笔记。举最重要的一本书《行政管理学概论》来说,有六百多页而且所有的内容都很重要,看的过程真的相当痛苦。有位师姐曾跟我说“对这本书的复习要像背英语单词书一样,二十行能记住十八行”。这样说或许有点夸张,但对其中知识的掌握的确要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才行。而如果你在第一遍复习时边看书时边对照课后的习题整理出读书笔记,你以后的复习就可以轻松许多(课后习题涵盖了所有重要的知识点)。

做笔记的过程很辛苦,但它可以帮助你理清思路,同时以后复习时也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整个暑假我基本上一直在边看书边整理笔记,做了最主要的三本书。虽然当时觉得看了一遍什么也没记住,但在第二遍和第三遍复习的时候,自己整理的笔记帮助很大。所以个人认为虽然整理笔记很花时间,但却非常值得。
攻坚阶段:
到九十月份的时候,所有参考书应该就已经差不多过了一遍了,多的可能看了两遍。这种时候可能出现的有两种情况:一是觉得虽然我都看了,但还是对整个知识体系没概念,关上书我什么都不知道。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着急,要相信以前看的是必要的积累。知识的学习总会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之前第一、第二遍的不断反复,你才能在第三、第四遍时达到熟练的程度。
还有一种感觉是认为原来这也不难,每个知识点都能看懂,翻开书所有东西都明白。的确,文科知识的学习不像做数学题一样有明显的对错之分,可是知识积累的深浅却是有很大区别的。这时大家可以随便找几道往年的考题,试试如果完全不看书,一道二三十分的简答或论述题你究竟可以答出多少。也许完全无从下手,也许答两句以后就词穷不知如何展开(我当时就深受打击~)。
所以,在攻坚阶段首先要摆正心态,不要骄傲浮躁也不要有畏难情绪。要在前段时间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复习。北大行管试题公认的特点就是非常灵活,像名词解释、简答之类的可能百分之八十都无法在书上找到答案。但是参考书是必须要看的,而且要掌握得非常好,因为你只有基本理论掌握了才可以应变。如果想要自己去猜押重点是基本上不可能的,死记硬背也无法应对北大政管的试题。
辅导班:
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抱了凯程的专业课辅导班,但最后真的很庆幸自己的选择,的确有很大帮助。因为当时已快十月,自己对新增的一门政治经济学完全无头绪,其他科目的学习也进入了一个停滞阶段,所以希望能通过辅导班获得一些指导。
我咬咬牙,揣着爸妈给的学费(我还真没拿过这么多钱呢)来到了凯程上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助教,都是所报专业的在读研究生,他们有很多自身总结出的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一下子点醒自己的思路(比如我下面提到的“成体系、能细化”的方法就是当时我的助教一直强调的)。讲课的都是所报学校的一线教授,除了能掌握知识点以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得知一些关于出题老师、复习重点的最新信息,这是绝对比自己瞎蒙重点来得更准确可靠的。
冲刺阶段:
    最后两个月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学习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了。因为许多知识点也许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因为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就很零散。大家复习时大多是按书的章节次序来,但在最后回答某个问题时却可能需要用到几个不同章节、甚至不同书上的知识点。这种能力是需要在平时看书时有意识地去培养的。最理想的状态是,当你合上书的时候,你能在脑子里把整个书的框架、每个章节主要讲什么内容、哪几个章节成一个体系、某个知识点在哪几个章节有不同的阐述等等勾画出来。然后在对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能简单回顾。其实就是一句话,你对所有知识的掌握要“成体系、能细化”。
如果能经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在最后阶段看书的时候,就能够切切实实感到自己的复习状况有了质的改变。因为在看到某个问题的时候,能迅速想到其他章节的相关内容。最后一本书简化下来,也觉得其实只是讲了几个问题而已,。
最后可以对着历年的真题训练一下答题的感觉,因为大致想想和动笔答出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真题并不能帮你在押题上面有任何帮助,因为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新名词,考过的题有可能再考,大多数题也不是书上能找到的。最重要的还是一种思考方法,你能知道在面对一个看似陌生的问题时,如何迅速找出书中可能相关的知识点,然后运用这些知识点来合理地“自圆其说”。学术上的东西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所以只要你能通过答题向老师展现出你的知识积累就可以了。
收获:
   今年的题应该算难度适中吧,仍然会有书上没有提及过的名词或问题,而且因为是第一年考政治经济学,对题型、考察范围都不是很清楚,所以刚拿到试卷的时候我有点蒙。但因为相信自己是充分复习了的,所以就很快静下来认真作答,之后就越答越顺畅了。题量很大,因为都是主观题,两科我都一直答到交卷前最后一分钟。虽然自己觉得很多题还是答的不够好,但最后两门专业课都在一百二十多以上,我还是十分满意的。所以请大家相信,老师的改卷尺度比较宽松,只要你言之成理,不一定要达到自认为非常精确的程度,一样可以得到高分。
这是自己复习专业课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只要你坚定信心,找对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并且不断努力,明年的这个时候成功一定会属于你。真心地祝福大家!加油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04:20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