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硕士扩招 应届生缘何还不买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03:1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青关注国际关系论坛:专业硕士扩招 应届生缘何还不买账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与2009年持平,约为46.5万名,而报名人数已达140万。同时,各招生单位还要将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划出5%到10%的比例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即扩大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数量。
  因此,2010年算是国家全面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第一年,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其他专业学位应届生均可报名,对应届生而言可谓是增大了选择范围。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很多应届生似乎对此并不“买账”。
  ●今年专业硕士增招数万人
  2010年“考研热”不仅没有降温,反而整体上扬,在总体招生规模没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考研的竞争率可谓大增。因此,在今年1月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上,有关领导强调指出,要推动学位设置和授权审核制度改革,把专业学位放在与学术学位同等重要的位置,增加专业学位类型,研究新的授予单位准入机制,加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
  今年国家还特别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在报名时进行了区分。为了应对当前就业问题,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今年国家一次性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增招数万名专业硕士,实行全日制培养,而对学术型硕士进行减招,可谓考研政策的一大重要变化。
  据国际关系论坛教育产品教研中心总监、考研首席全程策划专家甘源介绍,目前我国设置了19种专业学位,即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工程硕士、建筑学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军事硕士专业学位。其中,艺术硕士、体育硕士、风景园林硕士三个专业学位为新增专业。
  ●应届生质疑:新的培养机制能否带来就业优势?
  相对于整体报名人数的增加,今年应届生中选择专业硕士的人数依然比较少,许多学生表示,所谓专业硕士不过是将在职研究生的“单证”变成了“双证”,但内容换汤不换药,实际工作的时候恐怕用人单位还是不会承认。

  曾就读于社会工作专业的涂同学表示,今年新增加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是专门为本科时候外专业的同学考的,其所学的内容主要为本科阶段的东西,与学术性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不太一样。“我感觉那个水平会低一些”,涂同学表示。
  而一位准备考研的应届毕业生小陈则直言:“我不会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我认为这不过是高校变相创收的手段而已,都要经过严格的考试,我还是觉得选择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比较保险。”
  目前,跟小陈抱有同样想法的应届考生并不在少数,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教授也表示,现在某些高校举办的专业硕士项目,说白了就是挣钱。专业硕士收费高、招生人数多,学校现有的条件根本不可能给这些学生提供如此多的实践实训机会。他预测,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不从根本上改变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扩招的结果将导致其就业竞争力还不如本科生,而且各个学校都 “一窝蜂”地招收专业硕士,等这批学生毕业时,同样可能出现“专业硕士毕业即失业”的情况。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研究生普遍存在基础不够扎实的问题,专业硕士扩招有可能唤起一些人片面追求学历的畸形心态,扩大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不可避免会重现,因此必须引起警惕。
  ●硕士研究生教育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是大势所趋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应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较快地发展。”甘源指出,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和转型时期,社会在管理、工程、建筑、法律、财经、教育、农业等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专业学位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的特征也在逐渐地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因此,这次结构调整是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得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密切地满足社会的需求,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16:5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