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考研孤独症五大心灵鸡汤(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00:0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独处并非孤独
  出镜人物:李同学
  背景资料:四川大学大三学生,准备报考本校本专业研究生,为人乐观。
  孤独心语:最近常常一个人待着,感觉挺好,考研复习效率也提高了很多。我的上铺总说他孤独、痛苦,我倒没有这些感觉。考研复习的时候,如果旁边总是有人在走动,我就会感觉很不自在,甚至觉得特别烦躁。我最讨厌在背书的时候身旁有人说话,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为了考出好成绩,我需要安静,我宁愿一个人待着。
  心灵解读:心理学上,孤独与独处是两个概念。独处体现的是一种避开他人的客观存在状态,孤独更强调个体的主观心理感受。由独处引发的孤独往往具有被迫、不得已的特性,同时伴有失落、沮丧的情绪表现。
  考研复习的过程中,多数人是需要独处的。因为只有在独处的状态下才能尽量避免他人的打扰,保证自己的复习进度和质量。李同学的表现仅仅是不情愿的独处,并没有“享受”考研人必须要经历的孤独磨难。只要心情坦然,平静地复习,相信李同学会对孤独“甘之如饴”。
  三、孤独与性格有关
  出镜人物:小王
  背景资料:南京师范大学研二学生
  孤独心语:我是一个很外向的人,平时特别能闹,同学都觉得我很能折腾。考研那段时间,可把我憋坏了,光是让我安静下来就费了不少功夫。每天背着书包往返于宿舍、食堂和教室之间,模式化的三点一线。朋友约我出去玩,坚决推掉,其实特别心不甘情不愿。看那些不考研的、找好工作的同学自由自在,可把我羡慕坏了。总想,这日子什么时候是头啊,真难熬。还好考上了,要不然可真对不起自己。
  心灵解读:人的性格构成中,气质是决定性因素。心理学上将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每一种类型都有优劣两面,相比之下,粘液质、抑郁质的人更喜欢安静,更安于孤独;而多血质、胆汁质的人则喜欢动荡和变化,孤独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会有些痛苦。小王的性格明显属于胆汁质偏多血质类型,外向、活泼、精力充沛,但也轻率、不踏实,容易见异思迁。考研复习往往需要很多重复性的工作,这样的枯燥本身与小王的性格就是矛盾的,但是,考研过程中必须的孤独学习磨砺了小王,即使“心有不甘”,他也还是“坚决推掉”了,通过自我调节战胜了自己。而这种对考研复习的坚定、执著来自于读研这一目标对他的吸引力,其中,孤独所产生的刺激和反刺激的效应会很明显地在行动中表现出来。

  四、主动孤独才是享受
  出镜人物:赵同学
  背景资料:西北大学研一学生
  孤独心语:我考研那段时间也没怎么感觉孤独,偶尔有点沮丧,睡一觉也就好了。跟同学在一起复习,总觉得会打扰到对方,独立解题的能力也会变差,总想着不会就问,上自习的时间也大大缩短。这有点像心理学中的“从众效应”,如果周围的人都早早地下自习,就会感觉竞争小一些,甚至忽略了竞争。我选择孤独完全是出于自愿,所以不怕承受什么,我相信没有什么是战胜不了的。
  心灵解读:孤独根据个体的主观意愿分为主动性孤独和被动性孤独。主动性孤独又称为积极孤独,强调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够很好地塑造一个人独立的人格,增强个体的承受能力和忍耐力;被动性孤独又称为消极孤独,往往会对处于孤独中的个体产生很多负面效应。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大家在面对孤独时,应尽可能通过改变现状,减少环境中触发抑郁的不利因素,将孤独感限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比如在因孤独感到痛苦时,做些相对容易的习题,以增强自信心;面对挫折觉得沮丧时,不断地重复“我是最好的”,通过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将消极孤独转化为积极孤独,变被动为主动。同时,积极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既保证适当的独处又不疏远群体。相信不久,你就会发现,命运把握在你的手中。
  五、把握好情绪性孤独
  出镜人物:刘同学
  背景资料:往届毕业生,准备报考西安交通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今年已经是第三次考研了,现在西安独居,专职考研。
  孤独心语:我现在唯一的目标就是考研,而且必须考上。如果考不上,其他什么都免谈。要回报就一定要有付出,包括孤独。我每天除了复习就是复习,其他什么事都不敢干,担心分心也担心占用复习时间,似乎稍微一做与考研无关的事情,就像欠了谁似的。我承认自己有点压抑,但我觉得这是考研阶段必须经历的,如同凤凰涅磐,只有经过这样的历练,才会浴火重生。
  心灵解读:孤独根据客观存在状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情绪性孤独,一种是社会性孤独。所谓情绪性孤独,是指个体不愿与家人、朋友交往;所谓社会性孤独,是指个体不具有家人、朋友等社会关系网。前者出于个体的主观意愿,需要合理把握;后者出于个体的客观情况,需要坦然接受。情绪性孤独的最大决定因素往往在于作出这种选择的主观动因,最好问明白自己,你不愿与人交往是因为讨厌他人,还是因为考研本身的特殊性所致。然后排除非理性的思考,建立合理的符合实际的期望,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逐步推进期望值。孤独不是寂寞,也不是无奈,更不是放任,而是一种动力,一种坦然,一种自我修复。认真地思考之后,积极地投入学习,再思考,再学习。坦然面对考研,坦然面对自己。

专业课限时抢购
http://kaoyan.bjhaitian.com/special/zykyouhui/index.as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6 11:23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