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例证解说,英汉翻译三大特点(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8 23:1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句子中的词汇一词多义的情况较多
   英语词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相当普遍,这就需要考生根据句子的内容或上下文去判断准确的意思,进行取舍,而不要想当然地望文生义,造成误解。
   【例如】
   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s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 (1999年试题)

   解析:句中的discipline一词通常指“纪律;训练;惩罚”等,但也是“学科”的意思,虽不常见,但句子的上下文告诉我们译成“纪律”是肯定行不通的。
   译文:人们之所以关注历史研究的方******,主要是因为史学界内部意见不一,其次是因为外界并不认为历史是一门学问。
   
   Some philosophers argue that rights exist only within a social contract, as part of an exchange of duties and entitlements. (1997年试题)
   解析:本句准确翻译的关键在于对一些词语的正确理解。动词argue常作“争论,争辩”,还可引申为“(坚持)认为,主张”;contract一般意为 “合同”,但因与social连用,通常译为“社会契约”。Duties和entitlements分别译作“责任或义务”和“权利”,连在一起可译为 “责与权”。
   译文:有些哲学家论证说,权利只存在于社会契约中,是责与权相交换的一部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01:42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