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真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8 22:2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人今年考上复旦管院应用经济学,现把初试专业课复习经验总结如下:
总论:
管院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题总共出了14个大题,题目量是相当大。14个大题由两个部分组成,70%是公共部分的经济管理知识,30%是不同专业方向的自选题。
经济学部分:
经济学部分的参考书有三本:尹伯承《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俗称绿宝书)
经济学部分08年考得很基础,没有很偏的题目,但是也相当难答好。比如微观里的让你推导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是向右上倾斜的,宏观里的问你公债收入的利息要不要计入GDP。要答好这些题目,需要你对经济学中每个概念都理解到位。因此,你要仔细研究指定的3本参考书,特别是两本绿宝书,再结合笔记反复看!
管理学部分:
管理学部分的参考书有两本: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第二版,科特勒《营销管理》。对于《管理学》这本书,我想说的是,考试的题目都很死,在书上都能找到答案。建议你把这本书背下来吧,不要遗漏任何知识点,谁也没法预测出会考书上哪个部分,复习到位才是王道。《营销管理》这本很厚,800多页,刚拿到这本书时自己也很崩溃,后来从复旦同学那弄到了他们管院上课用的PPT,总算对考试的重点、难点有了些许了解。重点的部分是4P,当然,其他部分也要认真复习,还是那句话,复习到位才是王道。
自选题:
复旦管院该改革后,有45分的题目是选做的。应用经济学有三个方向: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虽说进去后不分方向学习,但在初试时,考试题目还是有所差别的。我选的是统计学方向,参考书是峁诗松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就考了两个大题,6个小问。题目不难,但是计算量很大,差不多花了我一个小时才算出来。
总结:
总的来说,复旦管院的专业课题目不难,但是覆盖面很广。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就全面复习,不要遗遗漏书上的任何一个知识点。有些题目也确实比较偏,但这就是考试。
复旦管理学院去年9月大改革,这些书我都是从9月份开始看的,希望能给今年考复旦的XDJM提供些有用的信息。


关于培训班:
需不需要上培训班,争论很多。我个人的感觉是:选择自己需要的,精选一个培训班。毕竟有人指路可以事半功倍。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走错路。我根据自己当时专业课需要加强的情况,报了启弘教育的1v1复旦专业课辅导。总的感觉老师很负责,帮助还是很大的。


现把自己用过的有用资料总结如下:
经济学部分有一份微观提纲、两份宏观笔记,还有一本配尹书的PPT。这几本资料是从一位师姐那买来的,其中一份宏观笔记总结的很好,体系清晰,几乎覆盖了所有宏观考点。

《营销管理》除了用指定的参考书和金圣才的辅导书外,还参考了复旦管院上课市场营销课的PPT,和一份考研辅导班的PPT。PPT的作用有两个方面,其一可以使你对哪些是重点做到心里有数;其二在后期复习时,对照着PPT仔细复习,可使你对全书有个整体上的把握,形成自己的框架体系。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笔记是自己写的,参考了茆的书和复旦李贤平出的一本习题集。主要是对一些基础理论证明和一些常规题型的总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22:20:4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考上复旦啦?!好强啊!我也想上复旦,你说的启弘辅导班到底咋样啊?好的话我也去参加一下。我的目标是——复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2-8 22:20:55 | 只看该作者
只要有恒心毅力,考上名校也并不只是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12-8 22:21:08 | 只看该作者
我申请了几个复旦考研的QQ群:
2011复旦考研群1: 71282374(满)
2011复旦考研群2: 65719366(满)
2011复旦考研群3: 85127379(空)
欢迎加入讨论,共同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2-8 22:21:1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导师的选择:
大家记住,方向的选择在复旦是次要的,研究生做什么,关键是要看你的老师做什么,而且报名表都必须填写导师的名字的,所以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导师的信息。复旦的好处就是,在复试前后,去找老师,老师们不会因为你没有报而不选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22:21:24 | 只看该作者
选好导师之后你就该去详细地了解往年的招生情况、保送生占多大比例、公费比例、以及日后的就业情况了。这些信息以及选择,有可能会持续到10月中旬报完名为止,因为中途可能会有各种变数。对于跨校跨专业的同学,信息获取可能不大方便。这个时候报一些辅导班也是必要的。一方面他们可以给你在专业上进行辅导,另外一方面,他们往往有很好的渠道,帮你获取关键信息。比如我当时报的是启弘教育的复旦保过班,有一些环节感觉还是得到了决定性的帮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12-8 22:21:35 | 只看该作者
考研必修课之一:选择合适的学校与专业至关重要

考研,尤其是考名校的研,需要及其充分的准备。复习越充分,准备越充分,考取的信心才会增强,考上的几率才会越大。启弘教育资深咨询师俞老师认为,要确保考研的成功,选择合适的学校与专业至关重要。
俞老师把考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自己的本专业感兴趣,以后也想在本领域内再作发展,那么这部分同学在考研时可以选择本专业。其中本科学校不错或是求稳的同学大多会选择本校本专业,这当然是最保险的。对本科学校不太满意或是想考名校如上交、复旦等的同学,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选择适合的学校。启弘教育覆盖复旦上交所有专业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学校,不宜一味求稳目标过低,也切忌不切实际地虚报名校,尽可能选择通过努力可以考上的学校。
另外一类考生对本科的专业不甚满意,在考研时会选择报考别的专业。其中一部分同学选择本校的其他专业,而另一部分同学则选择外校的其他专业,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双跨”考生。相对而言,跨专业的同学,因为整合了不同专业的背景,无论是在就业还是学术领域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对本专业不理想的同学来说,跨专业考研也是改变自身命运的一个有效途径。但相对地,跨专业的难度也更大,考取的几率更低,尤其是对报考名校的同学,由于本身基础知识的缺乏,跨专业自学的难度会非常大。因此,在作选择时一定要慎重。对希望报考的专业,要做比较详细的了解与调查,要了解该专业的具体报考要求、主要科目等,有些学校会设置报考限制,要求考生事先须攻读必要课程,对于这些信息,启弘教育俞老师介绍,可以通过学校的招生网站或者研究生部进行查询。注意跨度不要太大,不要人云亦云,一知半解地对该专业产生主观臆想,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同时,考生的心理也一定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尤其是名校的热门专业,一旦选定,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不要心存侥幸。比如交大电院等热门院系,每年报考的人数非常之多,但最后坚持到底成功的,还是付出辛勤汗水脚踏实地复习的同学,其中不乏“双跨”考生。总而言之,要在有希望考取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专业与学校。2011复旦考研群:851273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12-8 22:21:44 | 只看该作者
考研必修课之二:搜集必要的资料

确定了学校与专业,接下来就是资料的收集阶段了。启弘教育的资深咨询师俞老师再三强调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他认为资料与信息的搜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考研的结果。俞老师同样根据考生的不同类型,对这一环节进行了分析。
对本校本专业的考生而言,首要的应该是在专业课上认真听讲,对专业知识尤其是考点,一定要弄透、弄懂。其次可以到学校图书馆多查资料,多阅读相关书籍,也可以选择性地参见学校组织的一些专家讲及论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可以多跟同专业的师兄师姐聊聊,了解下本专业的科研情况、前景以及现状,也可以熟悉下导师们的科研能力、学术领域等信息。但需要注意的是,师兄师姐的一些经验固然可以借鉴,却不能完全照搬,因为考研情况每年变化较大,出题重点、类型等等变化也较大,需要统筹考虑。启弘教育俞老师介绍,曾经有同学就是因为照搬了师兄的经验结果败得一塌糊涂,不得不来年再战。因此还是要抓住根本,夯实基础。  2011复旦考研群:851273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12-8 22:21:56 | 只看该作者
考验必修课之三:制定全面的复习计划

考研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程。要确保考研的成功,首先就要制定一项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启弘教育俞老师表示,制定复习计划是考研准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过程,有了计划,就可以有条理地展开复习,同时对考生的心理也可以起到明显的疏导作用。计划的制定因人而异,需要以考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为基础,兼顾考生的生活学习习惯。计划必须具备可执行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同时,由于考研复习的时间跨度较大,计划必须有张有弛,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和心理调适时间。对于考本校本专业的同学而言,由于专业基础较好,环境也相对熟悉,复习计划可以不必过于详细。但对跨校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尤其是跨考名校热门专业的同学来说,一个相对详细可行的计划就非常关键。启弘教育俞老师认为,跨考的同学一般需要经历由“薄”到“厚”再到“薄”的过程,他建议同学可以先把学校规定的参考书目仔细地过一遍,然后根据考纲进行系统的学习,即先把书读“厚”,随后通过大量习题的演练,把散落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对每个部分做到了然于胸,在头脑中建构起该专业的宏观知识图谱,即把书读“薄”读“精”,最后通过真题的演练进一步强化已掌握的知识点并查漏补缺。总而言之,计划必须切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具备可行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启弘2011复旦考研群:851273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5:2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