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7 11:3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报北京12月6日电 (记者瞿剑)我国农业及生物领域唯一一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今天在京通过国家验收。担任验收委员会两位主任之一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称,该工程是我国农业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领域能力建设的重大进步和标志性工程,它的验收也为“十五”以来部署的重大科学工程建设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工程的建成,使我国具备了世界水平的大规模、高通量和高效率开展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研究的现代化设施,大幅度提高了我国农作物基因资源分子鉴定、基因克隆、农作物分子育种的科技创新能力,使我国种质资源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由张晓强和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担任主任、2006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担任副主任的高规格验收委员会认为,该工程“项目规定的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已具备年构建指纹图谱8000份以上(原指标5000份)、鉴定基因资源材料15万份次以上(原指标10万份次)、分离和测序出序列标签(EST)12万条以上(原指标5000条)、克隆和功能验证重要基因8个以上(原指标1个)的研究能力”,“项目管理规范,工程质量合格,运行良好,开放共享度高,成效显著,使我国具有了世界先进、国内领先的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研究核心设施和技术平台”。
据该工程依托单位中国农科院介绍,工程总投资1.7亿余元,2005年竣工并投入试运行。自投入使用以来,创新管理运行机制,聚集优秀人才,积极参与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全面实现了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和资源的开放共享,每年接纳客座研究人员近500人,主要仪器设备实现24小时运行,共享率超过90%,为国内外提供各类分析测试服务50万余次,提供技术咨询5万多次,每年向60万人次提供资源信息服务,向全国1000余个单位提供农作物优异种质/亲本4万余份。
工程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等重大需求,获得了种质资源评价创新利用、小麦品质评价体系、矮败小麦、转基因抗虫棉、高产抗虫三系杂交棉、高产大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等一批标志性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审定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新品种95个,获新品种权26个;申请专利158项,获授权专利8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958篇,其中SCI收录543篇,出版著作131部。工程已建设成为我国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学科发展基地、技术创新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基地。(科技日报 瞿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5 22:0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