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讲义:马哲第四章答疑解惑(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6 00:08: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不是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认识起源于经验”、“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o:p></o:p>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唯心主义认识论则认为意识先天就有,是意识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先验论。简单地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唯心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先天就有。<o:p></o:p>
(2)关于“世界的可知性”命题,唯物主义者和部分唯心主义者都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承认世界的可知性。虽然比较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也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但唯心主义者把认识看作是精神活动,使认识脱离了客观现实。例如,认为知识是先天就有的,是上帝赋予的观点,虽然也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但是这种认识是脱离客观现实的。<o:p></o:p>
(3)对于“认识起源于经验”这一命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接受。但对于经验来自何方,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存在着根本对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首先产生的是感性经验。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认识起源于经验。唯心主义则认为经验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的经验和感受,或是上帝赋予的,否认经验的客观来源。<o:p></o:p>
(4)“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者与部分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由不知到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有些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也论述了思维运动的辩证过程。<o:p></o:p>
(5)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和一部分唯心主义者都承认世界的可知,都接受“认识起源于经验”,也都认为“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所以,以上三方面不能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o:p></o:p>
2.主体和客体是指什么?  <o:p></o:p>
主体指在一定社会中的、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主体是人, 但不是抽象的纯粹的生物学上的人,而是处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现实的人,从事改造世界活动的实践的人。<o:p></o:p>
客体是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即进入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的对象。作为现实的认识客体,它只是整个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只有进入主体实践和认识的范围内,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实在,才是客体。客体是个动态的概念。随着主体的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客观事物进入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内, 成为客体。<o:p></o:p>

    例如,生物系的学生用青蛙等动物做实验,做实验的学生就是主体,被用来做实验的青蛙就是客体。而远在池塘里的青蛙与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学生就构不成客体与主体的关系。<o:p></o:p>
3.“感觉是人认识外界的天然屏障”是什么观点?<o:p></o:p>
这是不可知论的观点。不可知论是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即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o:p></o:p>
(1)“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这种观点把感觉看作人的意识与外部世界之间的障碍,其错误在于否认了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认为,感觉是人对世界的低层次反映,是感性认识的组成部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o:p></o:p>
(2)例如: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兼心理学家赫尔姆霍茨认为,蚂蚁能看见紫外线而人却看不见,可见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构成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他没有看到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是可以突破的;他没有看到人的认识能力具有无限性的一面;他没有看到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具有不可知论的倾向。<o:p></o:p>
赫尔姆霍茨看到人的感官的局限性并且认为这造成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但他没有看到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认识无限发展,因此,他的观点具有不可知论的倾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12-6 00:0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07:2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