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阅读理解题型大解析(二) 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6 00:0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词义/句义猜测题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o:p></o:p>
这是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中常出现的题目。它主要考察考生通过上下文判断词义、句义的能力。其中词义题又可以分为两类,即对超纲词语含义的推断和对熟悉词语的生僻含义的推断或是词语在特定场合的含义。<o:p></o:p>
1、 词义句义命题模式主要有:<o:p></o:p>
①The phrase (word, sentence) “…”(in line…)most probably means---<o:p></o:p>
②By “…”, the writer (probably) means---<o:p></o:p>
③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the word “…”is---<o:p></o:p>
2、 解题技巧 <o:p></o:p>
1)根据上下文猜词必须明确两点:不管这个词有多么超纲,根据上下文都能得出其意义;不管这个词多么熟悉,都要通过上下文得出它在特定场合下的意思,要避免直接用自己熟悉的意义去解释词义。<o:p></o:p>
2)猜测生僻词的词义:我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去猜测其含义。<o:p></o:p>
①反用构词法,即根据词根、前缀后缀的意义推测词的含义。如2006年passage1中homogenizing (homo-相同;-gene- 生长,产生;-ize动词后缀,使成为,变成)。<o:p></o:p>
②词性加搭配:先判断生词在文章中的词性,再看它与哪些词语可以搭配,最后根据自己的常识猜测词语含义。<o:p></o:p>
③找同义词、同义解释;找反义词、反义解释:在上下文中找出生词的其他表达法,可能是一个近(反)义词、一个解释或一些暗示。<o:p></o:p>
④找同位词:上下文中可能有与生词出现的句子类似的平行结构,找出和生词处于同一位置的词去推测。 <o:p></o:p>
事实细节题 <o:p></o:p>
在阅读理解测试中,很大比例的题目是考细节的。在对历年试题的分析中发现,事实细节题的比例占一半以上。文章中的细节通常指的是作者为论证文章主题特别是论证段落的大意而使用的具体信息。因为就议论文和说明文而言,作者在阐明所要论述的问题和观点后,通常会用大量具体的事实细节去支持说明它们。这些细节可以是理由、例子、数字等,可以采用下定义、做比较、打比方等方法去组织。 <o:p></o:p>
1、 命题模式 <o:p></o:p>
According to the author/passage, who( what, where, when, why, how, ect.)---   <o:p></o:p>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correct/false/not included?<o:p></o:p>
All of the following are (not) true/mentioned except---<o:p></o:p>
The author mentions all of the items listed below the following except---<o:p></o:p>
We lear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the first three paragraphs, the text) that---<o:p></o:p>

2、 选项特点 <o:p></o:p>
正确选项特点:①一般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直接或间接的答案,但不可能与阅读材料一模一样,而是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型去表达相同的思想。例如,原文用双重否定,选项用肯定句式;进行同义词替换或是句子结构的替换或句子结构变换;原文与选项互换反义词等等。当然这只是形式上的变换,意思还是一致;②在因果关系处常常命题,正确项多为产生原因或是主要原因,也有少量考结果的;③体现中心思想,有很多选项刚好落在段落主旨句中。 <o:p></o:p>
干扰项特点:① 部分正确,部分错误;② 是原文信息,但不是题目要求的内容,如,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定位到段落,若选项中出现这个范围之外其他段落的内容必错;③符合常识,但不是文章的内容;④与原句的内容极为相似,但程度上有些变动,如:将文中并非绝对化的内容绝对化,或偷梁换柱改动一些关键词;⑤明显不是文中信息,与文章信息不符或是相反。 <o:p></o: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11:3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