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知道得太多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5 20:2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知道得太多了!” 2010年12月2日

外交部网站的一个作用是,外界对中国政策的指责,可以通过发言人答问得到公开。中新社引用消息,称有记者向姜瑜提问:美国媒体称中国在搞“公关秀”,中方对此有何回应?发言人表现出了愤怒:“看来,有的人舞刀弄枪有理,作为六方会谈的东道国,倡议对话反而受到指责,这公道吗?!”在宣布俄罗斯已表态支持中方建议,并再次强调“紧急磋商不是正式会议”后,姜瑜重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唯一出路是对话和谈判,靠军事同盟、武力示*解决不了半岛的问题。“武力示*”说的应该是接力美韩军演的美日军演,中国媒体多有引述外电,称日美两国明起在冲绳东部军演,美国航母也将参加,演习规模是韩美军演的六倍。

《人民日报》国际版上没有发言人也没有军演,其头版的会见稿登上新浪要闻区——吴邦国与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议长会谈,这位党内排名第二的领导人强调的是:不断巩固和发展中朝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党和政府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

秉承外交部公开口径,《环球时报》继续努力引导受众观感,强调中国作用的重要性与提议的唯一合理性。头版导读推荐“朝鲜半岛外交战盯着中国”;社评强调“半岛和平要走不恐吓的新路”,斥责韩国对中国的“中立”理解偏了,要求中国谴责朝鲜“有点不讲道理”,文中得到引用的外媒观点是:若中方所主张的对话难以实现,朝鲜半岛的对峙僵局也将继续下去。

那家泄露大量机密文件的网站,也需要这份《人民日报》子报预先设防,继昨日用社评提出“美国政府在与维基解密上演一场‘苦肉计’”的可能性后,这家畅销报纸今天再以封面文章批评“互联网加速干预政治”的现象,质问“解密门”到底伤害了谁?提供的答案是:这个被称为“外交9•11”的事件在西方似乎很轻松地过去了。而这次曝光牵扯到的很多发展中国家显得非常被动,曝光的内幕和交易很容易让一些国家的国内矛盾激化,甚至还起到了“离间”双边关系的作用。作为受伤害的发展中国家代表,巴基斯坦、沙特成为该报所举例证。

网易编辑显然不会认同《环球时报》同行的逻辑,他们借此机会,公开表达了对美国媒体有权自主决定发表内容的赞赏。在引用了大量历史上的媒体争议案例后,这家门户网站结语强调,美国司法界和公共舆论对于解密报道的边界已有共识:“媒体报道自有其一套准则,除非泄漏具体军事行动,造成ren员伤亡,否则司法部门将无权干涉媒体出版。政府只能寻求调查并起诉内部泄密工作人员,不能阻止媒体报道。”

更多与《人民日报》没有直属关系的市民报纸热爱八卦,他们向读者提供维基解密创始人在瑞典犯下强暴罪行的故事。《东莞时报》头版大图上,阿桑奇的嘴上被美编打上红色叉号,“你知道得太多了!”

而嘴上被宁夏吴忠警方打上红色叉号的王鹏,则重获自由。新华社在子夜1点之后发出稿件,称零时许,宁夏吴忠市市委、市政府通报,决定纠正利通区公安分局跨省刑事拘留王鹏错案,并处理有关责任人,市公安局副局长等被免职。在标明12月2日方得拍摄的照片中,王鹏出面展示被解除刑拘后警方归还的物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20:22:33 | 只看该作者
率先揭发事件的《南方都市报》虽然没有刊用新华社通稿,却已从警方处提前获知“今日将释放王鹏”的消息;新华社下属之《现代快报》昨以头版头条跟进,今再接再厉,半夜换稿;《中国青年报》给足版面,刊发六篇报道感叹“他自由了”,加以头版评论指责吴忠市公安局以私人利益冒名国家利益;《新京报》更贡献独家访谈,一民警称,应马晶晶举报刑拘王鹏的原因是:“公民权益受侵害而不能自保,警方不能无动于衷”。

弱势群体放了,涉事高官免了,但不肯罢休的媒体仍然大有人在,它们迅速刊登更进一步的要求。勤奋的《新京报》火线更换社论,题为“放人不是‘跨省拘捕’案的终结”,追问马晶晶父母是否存在公权滥用的行为,以及马晶晶报考公务员背后的真相,文章得到新浪腾讯共同推荐。新华社亦播发评论,强调“这起事件远不能就此画上句号,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对其背后的种种予以彻查”。凤凰网转载来自红网的文章,以黑字突出作者对宁夏人社厅等的不信任:“一句话,绝不能再让这种‘抓起来再说、关几天再放’的违法事件不了了之。”

人民网甚至提供了对吴忠警方更加不利的新罪状。曾要求相关部门“来电说明情况”的这家网站上午请来王鹏父亲王志昌做客,他指控警方刑讯逼供,以致其子腿部淤青。该网同时刊发的评论则引用十七大报告和温Jiabao讲话,要求公权尊重网民监督权。

微博现在是中国网民实施舆论监督的有力工具。新华社发稿,以早前宜黄拆迁案中钟如九为例,分析“微博降低民众言论表达门槛,使宜黄拆迁能被问责”的现象。

两个在微博上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争议人物也正以各种方式得到中国媒体的描述。新浪在评论首页借用《新京报》之《盘点“周立波”口水战的收成》给“倒周风”收尾,配以一幅周立波身着戎装的图片,嘲讽周立波一旦离开舞台,在微博上脱稿发挥,就显出了本来面目。《光明日报》所属光明网上一文,题为《小心**余毒危害和谐社会》,将批评矛头直指支持“双起论”的孔庆东,斥责孔之言论“是对中国***领导下的改革开放赤裸裸的攻击和辱骂、歪曲”。此文获得新浪腾讯发掘,在删去指责朝鲜“独*政权”的字样后,向更多中国民众展现。

调控股价好不好?《人民日报海外版》对股Shi的评述得到媒体转载关注。《新快报》以头版头条刊出其对股Shi11•12暴跌黑手的指控——某国际投行。而根据新浪午后推荐,这份立意于影响海外华人的报纸已是“两周三论股Shi”,今日系由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出面,提议“应将银行存款引入股Shi”。

调控物价好不好?各地财经版上流传的消息是,国内粮油行业龙头企业接到有关部门的“招呼”,明年3月全国“两会”之前不再上调食用油价格。但《辽沈晚报》又在报道中引用网友观点,强调控物价不能靠“打招呼”,专家的分析结论是:现在稳定价格保障民生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物价总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现在没有必要再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新华每日电讯》为支持调控者提供了辩论平台,“焦点观察”栏目刊文,《说平抑价格是“倒退”,有的经济学家啊》,分析价格临时干预措施“重在震慑投机炒作”,有法律依据:“一提到市场经济体制就想放到放任不管、放任自流,是一种过时、落伍的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20:22:40 | 只看该作者
调控房价就不是好不好的问题了,而是行不行的问题了。搜狐在显要位置推荐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日报》等处消息,称“11月全国10大城市九成房价逆调控上涨”,“业界担忧逼出第三轮调控”。遥相呼应,《南方都市报》头版头条是“穗上月楼市成交量暴跌”,关联报纸《云南信息报》则播报当地“认购房涨价,售楼部被砸”。

作为房价调控不“给力”的一个注脚,一个北漂小伙在街头搭起的“蛋形小屋”,成为诸多媒体跟踪对象,《新文化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城市晚报》都在头版刊出北京街头的这处真实“蜗居”。《新京报》引用海淀区城管大队的回应,称只要没有相关部门审批都属于“私搭乱建”,应予拆除。不过,根据同城一家竞争对手的指控,对城管的这个采访属于“诱供”、“挑事儿”,“等到城管不得不‘作为’的时候,你们丫又扮正义骂城管”。

因家乡房屋被拆而向潍坊市长许立全写出公开信的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王进文,在得到记者电话采访的同时,也收获感慨与赞美。腾讯推荐的王石川之文叹息“清华法学博士也得靠公开信维权”,而“不少人的冤屈与不幸没有‘卖点’怎么办”;《都市快报》则大段引用那份8199字的公开信,赞叹这位山东书生的“法治天下”梦想与追求。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联系邮箱:xudanei@gmail.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21:52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