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安集团:我们一直寻找杠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3 14:5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规划被称为平安集团的两个发动机。时至今日,平安保险从1988年的平安产险业务开始,发展成为一个以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三大业务为支柱的综合金融集团,集团下属子公司包括财产险、人身险、健康险、养老保险、银行、信托、证券等多元业务条线。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中国平安人力资源从管理走向经营。分管人力资源部的平安集团副总经理王利平接受搜狐访谈时,首次批露平安集团的“管人术”。
  王利平,1989年6月加入平安,先后在寿险、证券业务部门任职,曾任平安公司副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平安集团总经理助理和副总经理。王利平于2004年1月起出任平安集团副总经理,2009年6月起出任平安集团公司执行董事。
  搜狐财经:人力资源部门在平安综合集团公司的定位是什么?
  王利平: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规划被称为平安集团的两个发动机。平安的人力资源部随着平安22年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自己的角色和定位。
  1988年平安以产险业务起步时,HR还只有人事管理的职能,即使这样,在初创期,平安的人事管理已率先打破中国计划经济下的终身制、铁饭碗,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整个机制在于激活个人潜能。
  1999年到2003年,平安经历了组织、业务的重大发展期,HR走向人力资源管理期,我们引入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形成高标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004年至今,平安走向综合金融的多元业务架构,HR转变为人力资源经营的定位,HR与经营管理融会贯通,现在集团HR有三大组成:人才绩效、薪酬规划、员工关系。
  搜狐财经:在平安集团大跨度、多元化组织的HR经营模式中,各个条线的业务完全不同,HR如何保持客观公平?
  王利平:在平安,HR是要懂业务的,要了解每一个行业的整体薪酬水平、了解各条线业务的运营和盈利模式。HR要贴近业务,研究每一个业务条线的盈利模式。比如银行,我们的HR要知道银行业的盈利模型,银行利润来自哪里,银行内各业务部门收入和成本之比。
  在平安集团内,人力资源采用双向管理制。如寿险的人力资源经理,既向寿险总经理汇报,也向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汇报,所以子公司的HR既懂业务也懂HR运营,而且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有一票否决权。
  平安集团内,确实有不同条线的业务。从薪酬上看,每一个条线的薪酬都与同行业相比,而不是内部攀比。可以说,平安各条线的底薪看齐行业水平,总薪酬也看齐行业水平。另外,平安单个业务条线在向行业看齐时,前台、中台和后台的薪酬杠杆是不同的。比如,前台底薪较低,但浮动较高;后台,底薪较一些,但浮动较少。
  整体来说,我们一直在寻找杠杆,能推动业务的发展。设计薪筹时,考虑杠杆在哪里,如何鼓励业务的推动和发展。
  搜狐财经:在平安集团,保险文化是不是主导的,基本的公司文化?这种保险文化在HR管理中是否会产生冲突?
  王利平:平安的主流文化是中西合璧,以中国文化精髓为基础,融合西方高科技文化。既有西方文化中的追求科学精神、理性、讲究数字分析;也有中国文化中的讲究尊重、注意聆听,一旦形成决议,就坚决执行。执行文化是平安文化中的典型特征,但执行文化不是服从文化,那太狭窄了。
  平安是一个很OPEN的公司,好的东西,就会为我所用。比如早先我们有很多台湾寿险顾问,台湾人讲话,互动性很强,很会创造气氛,会议不沉闷,这点被平安吸纳了;后来我们引进麦肯锡的咨询顾问,麦肯锡文化带给我们非常强烈的印记是PPT文化,现在平安所有的会都习惯用PPT来图示和演讲。
  而我们对到平安工作的外籍人士说:“要同流而不合污”,他们身上优秀的文化一定要在平安坚持下去,但如果平安有些不好的现象,也请他们千万不要同流合污。
  搜狐财经:保险的晨会文化扩展到了整个集团,现在集团每天上班时都会用,证券、信托、银行会不会不适应?
  王利平:管理的理论是相通的,晨会是保险文化,但也是做销售不排斥的。平安是一家金融集团,做的都是金融服务。你了解我们集团晨会的内容,就会知道它在一个大公司中多么有价值。
  平安集团的晨会,分成六部分:首先是唱司歌,诵平安文化;第二是宣导,告诉平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第三部分是公司重大新闻的“发布会”,以起到沟通作用;第四是公司近期重要工作的宣导、进展和执行情况;第五是公司员工生日、每天天气等生活资讯;第六部分是分享文化,新员工如何适应职场,在公司工作一定时间的职员如何制定目标,你的目标与公司战略是否相匹配;你的目标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你的目标是否具有挑战性。
  大型企业常常有大企业病:遇到问题,议而不决,两三个部门互相扯皮。但在平安没有这样的问题,就在于沟通随时随地都在进行,而公司的战略、公司正在进行的重大工作,每个部门都有所了解。平安各部门都有“大局观”,就在于平安有沟通机制;追踪机制、协调机制。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7310。
  
  
(责任编辑:王小丹)
搜狐财经
1143粉丝
关注
皖江万云
1916粉丝
关注
财经频道
399粉丝
关注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2次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爱分享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8 10:0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