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日举行迄今最大规模军演 中方称武力示*无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3 14:1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新网12月3日电 综合报道 今天起到12月10日,美国和日本将展开大型联合军演。这次演习的规模将是刚结束的美韩联合军演的6倍以上,也是美日两国最大规模的联合演习。在接连不断的军演背景下,朝鲜半岛周边局势依旧紧张。
  美日最大规模联合军演
  据悉,这次代号为“利剑”(Keen Sword)的演习这是美日两国自1986年以来第10次举行联合实兵军事演习,也是两国规模最大的联合军演。
  此次联合军演的主要内容是弹道导弹防御及岛屿防御。地点位于包括日本冲绳东部海域在内的日本周边海域以及部分自卫队基地。参演方为日本海、陆、空自卫队,美太平洋海军以及美海军陆战队,将有34100名日本陆海空军官兵和美国10400多名官兵参加。
  包括日本海上自卫队宙斯盾护卫舰、美国“乔治华盛顿” 号核动力航母和B52轰炸机在内的约60艘舰艇,约400架战机将参加演习。其中,日本将派出40艘军舰和250架飞机,美方将出动20艘军舰和150架飞机。
  日本媒体称,这次联合军演比本周美韩联合军演的规模更大,是后者的6倍。
  日本防卫省发言人表示,这次联合军演在上周朝韩炮击事件之前就开始筹备。
  一名日本高级官员称,现在是展示日美两国关系的最好时机。
  美日韩三国军演不断
  11月23日朝韩炮击事件发生后,美日韩三国迅即宣布了一系列军事演习计划。
  12月3日—10日,美日联合军演。日本自卫队将与美军在日本各地及周边海域空域进行联合演习。
  12月6日—12日,韩国炮火演习。在韩国29处海域举行,其中16个在黄海,7个在韩国东部海域,6个在南部海域。
  12月6日—15日,美日联合训练。地点位于日本宫崎县和鹿儿岛县境内的雾岛演习场。参演方为日本陆上自卫队以及美海军陆战队。
  2011年2月中旬—3月中旬,美日联合训练。地点位于日本滋贺县餐庭野战演习场。由日本陆上自卫队与美海军陆战队共同参演。
  此外,美韩将在2011年举行多次大规模的联合军演。还有报道称,据韩国的一名高级官员透露,按计划,今年年内韩美还将有几次联合军演,目前正在与美方讨论举行的具体时间。
  《日本经济新闻》援引日本官房长官仙谷由人的话分析称,美日韩三国将要进行的一系列军事演习,这势必会“给有关国家带来压力”,东亚的紧张局势“仍将持续”。
  中国呼吁对话谈判
  对朝鲜半岛周边剑拔弩张的局势,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唯一出路是对话谈判,靠军事同盟、武力示*解决不了问题。
  姜瑜表示,当前类似的军演已经够多的了。当前形势下,有关各方应多做有利于维护半岛和地区和平稳定的事情,而不是相反。国际社会不会支持任何使局势扩大升级的行为。当前有关各方应当保持冷静克制,缓和局势,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姜瑜还示,希望美、日、韩三国外长在华盛顿的会晤对半岛局势起降温而不是升温、促进对话而不是对立的积极作用。
  “我还想说,六方会谈团长紧急磋商不是六方会谈正式会议,对有关各方应无困难。中方提出有关倡议的出发点是希望各方能够坐下来,就当前关切的重大问题交换意见,缓和半岛局势。”姜瑜称。 事件进展:2010.11.242010.11.252010.11.262010.11.272010.11.282010.11.292010.11.302010.12.12010.12.2








相关专题: 美日军演:
2010.11.26
2010.12.01
美韩军演:
2010.11.28
2010.12.02
2010.11.30
2010.11.30
美日韩举动:
2010.12.02
2010.12.01
2010.12.02
朝鲜反应:
2010.11.30
2010.11.29
2010.11.26
海军少将张召忠教授腾讯独家博客:





网友热议美军航母进入黄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0 01:02 , Processed in 0.9062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