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社会主义制度,敌对势力总是要千方百计加以遏制,企图迫使中国屈从于附庸地位;西方的政治家当中也有人希望中国保持自己特色,不要盲目追随超级大国设定的轨道。在国内有少数竭力鼓吹西化的人,以西方敌对势力为靠山,为了谋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肆意歪曲当代中国的历史,丑化中国几代领导人,他们的目的和手法就是敌对势力惯用的“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的老套路。
陈奎元:加强国史研究 推进民族复兴
【专题·民主的向往】
无论一个国家多么不发达,她的人民都不会拒绝选票,然而,从专制走向民主并非只靠普选就可以实现。选民的素质、政客的私心、种族的纠葛和国际机构的介入都会影响民主的进程。
郭承斌编译:民主的痛苦与狂喜:几内亚大选纪实
在美国,老子即使是政界大佬,也帮不上他什么——政界大门向全社会敞开,竞争机会人人均等,许多公职不允许权力染指,更无内定、任命之说,“权为民所赋”——都要靠选民认可,只要真有本事,不但能够当议员,甚至可以做总统,但须经过“人竞民择,适者胜出”,哪有世袭罔替传代如金家王朝者?
高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作者文集:高人之间
思想不自由,被禁锢了,哪有真知灼见,有也放在肚子里。没有交流,即使很好的“思想胚胎”,也无法进一步长大,只能停留在简单和幼小的阶段上。还好有个互联网,否则真是铁桶一个。
卫子:民主离我们有多远
全能政府体制基于恐惧,会集中力量去应付各种群体,做大两个极端,一个是权力与资本结合的这个群体,一个是上访户、维权者,这让占了最大份额的中间力量被不断挤压,他们会窒息,也会爆发。
张洁平:大陆观选团访台记
虽然中国的民主转型仍未展示明晰的时间表与路线图,但民主政治作为转型目标从来没有也不应该有争议。基层党内直选的广泛试点,印证了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的大体思路。
南都社论:基层党内直选可为民主政治转型探路
考量一个“主义”是否伟大、光荣、正确,不在于它利用国家媒体发出的声音有多大,不在于它利于国家机器钳制异见的力道有多大,不在于它利用五毛党统战网络民意的方法有多诡,而在于它是否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真理,是否有执政良知和社会公义,是否能真正践行“三个代表”,是否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
郎遥远:高举中国民主的光明火炬
【专题·朝鲜动态】
金二世非常明白,南韩绝对害怕战争,因为无论胜败,南朝鲜都付不起这场战争的代价。同时,金二世更明白,只要不把事情做到绝处,美国更不会主动打击。因此,高调打击韩国正是一本万利的事,对内可以鼓舞士气,威吓百姓,对外可以提高身价。最终是金二世出火,中国买单,全世界看热闹。
VOA:戴秉国到了首尔
所有的独*者有一个共同心态:权力就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只要你愿意,没有人敢阻挡你。金将军正在用炮火给储君传达一个信息:你可以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包括发动战争的权力,远程火炮可以打到对面的山头上,那些“打不远”的核武器也可以任意放在附近的局部地区。
杨开亮:如何扔掉朝鲜这颗手雷?
如果中国像现在这样继续偏袒北韩,那么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将会受到影响。对于北韩的错误行为,应该表现出与其相应的明确态度,这样才称得上是公正、负责任的姿态。
朝鲜日报:戴秉国到了首尔 (韩国版)
在东北亚战争问题上,美国无所畏惧,一则可以一劳永逸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二则将战略据点推进到中国边境,三则起到了兑现对韩国的承诺的作用,起到了对其他盟国的示范效应。
丁咚:美韩军演,金正日父子为何看戏?
金正日的这一冒险挑衅极大地刺激了各方的神经,而相关四方的心态也可谓是五味杂陈,正可谓是——金正日的疯狂举动弄得是李明博很无奈,胡Jintao很郁闷,而至于说奥巴马,虽说是刚刚嘴角被缝了十二针,但朝鲜的隆隆炮声依然掩盖不了奥巴马的偷笑声。
朱浩阳:且看朝鲜开炮之后的各方心态
【观察】
皇权一统天下,帝制亘古不变,历史真相至今不得揭开,研究者不得其门而入,知之者不能评说,无知者无畏,阴魂不散,僵尸不灭,继续荼毒人间。中国“为尊者讳”的传统,使新任领导人深受束缚,难以突破超越,更是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傅一河:中国社会何时不再“为尊者讳”?
处理“权力过分集中”方面的制度性努力之所以成效不高,是因为制度不成体系。权力的运行有其内在的规律和逻辑,制度建设应该建立在这种规律和逻辑基础上,而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还缺乏这样的逻辑思路。权力过分集中怎么办?分权、民主制衡。
王长江:改革要冲破既得利益的作梗
历史无非就是书写中国的辉煌和没落,辉煌用来增强爱国爱党情操,没落用来衬托当下中国***统治的英明。政治的教育几乎就是强加一种世界观,一种被列宁毛**异化了、暴力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就是世界,偏偏被分成了誓不两立的两大阶级,还说其中一个阶级的天然使命就是暴力革命掉另一个阶级。
刘慧斌:传销式的中国社会
【争鸣】
《百家讲坛》搞什么“我读经典”,像不像**时大家在台上宣讲自己“学毛著体会”?不同的无非是那时读的是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的书,而现在换成了“读经典”。它们在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这就是要向人们宣扬、鼓吹、灌输某种意识。
闵良臣:孔庆东教授,你也真敢胡说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用人腐败、经济腐败、生活腐败、作风腐败、道德腐败,可谓是五毒俱全。腐败官场导致社会腐败。社会腐败,又反过来加剧官场腐败。腐败,已经成为了一种人人遵守的社会认知,成为腐败官员心安理得的生活方式。
郎遥远:擒住“官场恶质文化”八角兽
政绩共同体最大的特点是,一、上级官员是可以明确知道自己的利益是什么,上级官员不怕下级官员“黑吃”,甚至可以说,下级官员所有做的政绩都可以成为自己的;二、为了政绩哪怕是违法行为都可以用漂亮的理由包装,可以抬到桌面上来,可以作为经验在更多的地方推广。
于建嵘:如何给官员讲课?
【本期封底】
民主制度是一种钟爱辩论的制度,它是在人口仅有几十万的城邦国家至人口数千万的现代西方民主国家中生长起来的。在人口众多(一亿以上)的国家,除了美国,还没有完全成功的范例。中国不是欧洲人种,不是基督教国家,人口众多,疆域辽阔,集权传统深厚。对西方的制度,中国真的不宜照搬,必须与自己的传统,自己的国情综合。
民主的政治文化,是可以移植的。但是这种文化,真的十分地娇嫩,在人种、文化、宗教、富裕程度方面有较多要求。就像要移植一种植物,在土壤、水分、气候、日照等方面会有要求一样。如果缺一样,还有四分之三的成功几率。缺两样,也还剩50%的成功几率。缺三样,成功率就只剩下25%。四样俱缺,成功无望。在这四项条件中,中国能指靠的只有最后一条,就是经济发展。也许文化方面还能指望拿来一半。总之,中国这条民主之路,不会容易走。我们且得努力,且得变通,且得独创。
刘学伟:民主的条件的简单世界性实证分析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