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京媒:美国航母赴黃海 作战半径覆盖北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6 10:5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朝韩发生炮击事件时,奥巴马正在睡梦中,在半夜被叫醒参加军事会议。据悉奥巴马得知炮击事件后,非常愤怒,在与李明博电话会商之后,奥巴马在电话里强调作为韩国亲密的盟友,美国与韩国“并肩”站一起,并将就交火事件寻求国际社会向朝鲜施压。奥巴马承诺会保护韩国,派华盛顿号航母参与军演。

  美韩决耀武黄海 半岛危局升级

  据《新闻晨报》报道,自今年3月“天安”号事件发生以来,韩美相继在不同地点密集举行军事演习,其中包括在黄海举行的联合军演,不过美国航母始终没有驶进黄海参加军演。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媒体上月还报道称,今年年内美国航母都不会参加任何韩美联合军演。

  不过,就在韩朝相互炮击事件发生的第二天,美国航母即被确定将参加于本周末开始的韩美联合军演。据日本媒体报道,“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已于24日上午7时半左右驶离了日本神奈川县的美国海军横须贺基地。

  对此,“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指挥官戴维·劳施曼在出发前的记者会上表示:“本次离港是为按计划参加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演习。”关于核航母离港与朝韩炮战的关系,他表示“无可奉告”。

  据美国海军相关人士透露,“乔治·华盛顿”号航母12月上旬将参加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冲绳近海举行的年度联合演习,计划于当月中下旬返回横须贺基地。

  华盛顿号为了补给与让船上官兵休假,本月一日才回到横须贺基地,但24日早上又启动,离开了横须贺港出海执行任务。由于朝韩刚刚发生过炮战,让华盛顿号的动向突然变得敏感。

  韩国及美国政府24日宣布按照原有计划,于周日起一连4日在黄海举行联合军演,美军核动力航空母舰“乔治。华盛顿”号亦将参与。美军表示,这次演习是防御性质的,早在朝韩炮战之前已做好计划,核潜艇不会参加,而演习目的是了加强威慑力,维护区内稳定。

  美航母作战半径将覆北京

  据凤凰卫视报道,美航母将赴黄海军演事件会让人联系到中美关系,因为中国一直反对华盛顿号进入黄海海域。华盛顿号一旦进入黄海区域,包括北京在内的很多中国重要的城市都将在其作战半径覆盖之内。

  另据新闻晨报援引韩媒消息称,美方除派出航母以外,还准备出动9600吨级巡洋舰和9750吨级驱逐舰参加演习,但核潜艇将不会包括其中。韩方则将投入2艘4500吨级驱逐舰、巡逻舰、护航舰、战斗支援舰和反潜飞机参与演习。



  美军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军演是防御性质的演习,早在朝韩炮击事件发生之前就已做好了计划。演习目的是为加强威慑力,维护区域内稳定,同时提高韩美两军的合作能力,展示韩美对巩固同盟关系的决心。

  美军方面还介绍说,美国政府已向中国通知演习计划,韩美联合司令部也将向朝鲜通知演习计划。

  按韩国媒体的说法,两国今年年底前还将举行多场联合军演,几乎每月一场。

  韩美防长连夜打电话磋商

  在朝韩炮战发生后不到24小时,驻韩美军司令部于24日宣布,韩美预定从本月28日起至12月1日在韩国西部海域(黄海)进行联合军演。据新闻晨报报道,韩美两国防长在事发当日子夜后进行了约20分钟的电话通话,就朝韩相互炮击事件商讨对策。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在电话中向韩国国防部长金泰荣明确表态:“美国承诺(给予韩国)全面的大力支持。通过紧密的协调,(美国)将对韩国给予一切可行的支援。”

  报道还称,金泰荣与盖茨共同认为,朝鲜炮击延坪岛是事先经过周密计划的、有准备的挑衅行为。

  对于朝鲜军方“朝鲜采取军事措施是为反击韩国挑衅”的说法,韩国媒体24日援引军方表态称,朝鲜23日炮击延坪岛并不是要抗议韩军的“护国演习”,而是蓄意发起的挑衅行为。据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军方战力发展部长金正斗介绍,韩军在延坪岛附近进行的并不是“护国演习”,只是例行的射击训练而已。

  金正斗强调说,韩军的训练从北朝南方向进行了炮击,而朝鲜当天下午突然向韩军阵地开火。据此可以认为,朝鲜攻击延坪岛并不是以威胁为目的的射击,而是提前已做好计划的攻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30 15:1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