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政策维稳再现结构性赢利机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6 09:4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人在24日早盘的文章中明确提示,阶段超跌的前期强势股再现反弹机会,并有望带动股指出现反弹行情,24日市场走势完全验证了本人的这一判断。-
-
    从盘面来看,股指早盘延续昨日的大跌行情顺势低开之后,在有色和煤炭板块的带动下快速拉升翻红,虽然受有色板块冲高回落的影响,盘中股指虽然一度翻绿,但在本人年近期一直提示的抗通涨龙头医药板块以及受政策消息影响的机械制造板块联袂带动下,市场逐步企稳回升,个股活跃度不断增加,市场成交量也随之逐步放大,最终股指以接近全天最高点位置报收2859.94点,全天成交量基本和左日持平,显示时常心理在持续大跌之后依然比较谨慎。-
-
    -
-
    从市场主力资金流向上看,今日市场在连续3周维持持续性大幅度净流出之后,出现净流入,虽然规模比较小,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主力资金已经出现拐点,开始逐步重新回归市场。市场的信心,特别是主力机构信心开始逐步恢复。这对短期市场结束调整无疑是一个比较积极的信号。-
-
    而24日的行情也有力的证明了本人对23日行情作出的主力资金借助市场对工商银行(601398)的盲目恐慌进行最后打压的判断。-
-
      本人前期连续提示投资者重点注意的医药行业,今日再次成为市场主力资金重点关注的首选目标,从资金统计来看,该行业已经连续2周半呈现主力资金持续性流入,24日市场再度出现主力资金加速流入迹象,后市依然看好该板块中期机会。-
-
    而对工程机械行业的大幅度反弹目前仅仅只能够停留在受行业规划下月即将出台的政策性利好因素影响引发的技术性反弹,对其持续性需要保持一定的谨慎。而受煤体宣传影响早盘集体出现大幅度反弹的稀土概念个股,今日机构资金依然保持着净流出状态,全天累计净流出8.67亿元,后市反弹高度依然不大乐观。-
-
    在技术上,30分钟和60分钟分时K线双双走出短期快速下跌通道,呈现出一定的底部特征,这种形态有望在最近几个交易日内得到确认,而切在30分钟K线当中,费德拉锲线将在下周一上午出现新波段的买入信号,短线进入新上涨周期,短期后市继续看好。-
-
       在前期强势股短线大幅度回调之后,该类股票有望在短期内维持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市场短期做空动能呈现结束状态,短期股指有望出现一波持续性慢速反弹行情。随着主力资金新的建仓周期逐步接近尾声,短期时常结构性投资机会将再度出现,在指数相对平稳的大背景下,市场将会再度展现板块轮动性机会,因此,投资者未来阶段应该切实把握住轻大盘重个股的操作策略。-
-
       随着中央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将在12月中旬召开,预计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新兴经济发展将继续成为会议的主题基调,预防可能出现的通账压力也将成为另外一个会议主题。-
-
    在这种背景之下,年前以医药(同时该行业中的中医药生物医药也为国家12.5规划的重点行业)为龙头的抗通涨消费行业将会成为市场阶段投资的一个主题概念。另一个可能出现的投资主题当是以新经济为主导的高成长性行业主题概念。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
-
    值得投资者特别关注的是24日人民日报再现管理层对资本市场“维稳”信号,人民日报24日再次针对国家防通胀货币调空政策,明确提出不会也不能够针对资本市场,继续保持和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而且在事实上实体经济领域的货币流通量和资本市场资金充足性本身就没有所谓专业认识所讲的那么高的关联与依赖性。众所周知,实体经济领域货币流通规模主要和银行信贷高度相关,大部分由于银行贷款所引发,而资本市场资金供应基本上全部为市场参与者的自有资金而不是来自银行信贷。从这个角度上讲,银行货币紧缩预期将对资本市场造成严重冲击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
    在政策向好引导的大背景之下,作为投资者不应该人云亦云,盲目的跟风杀跌,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毕竟是不争的事实存在,我们没有理由对后市盲目悲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17:2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