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开始发改委:靠拉闸限电节能减排是错误做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3 11:4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url]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0年11月23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0年度报告》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坎昆会议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
去年中国政府对外界承诺,在2020年要将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45%,可以说这个目标比较具有挑战性。请问政府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完成?第二,今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地方为了完成“十一五”的节能目标,采取了拉闸限电的方式,给老百姓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昨天社科院发布的一个报告中,他们表示中国现在在制定节能减排的目标和实施过程中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而且认为我们现在推动是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推动,出现了“一刀切”和“前松后紧”的状况,您是否注意到了这种观点,您是如何看待的?谢谢。
解振华:
中国政府在去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就公布了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所占一次能源当中比重达到15%,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的指标。也公布了我们的行动方案。要实现这个目标,确实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首先,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只有3700多美金,在世界的排序还是在100位左右,按照联合国贫困标准,我们还有1.5亿人处在贫困线标准以下,应该说,中国还需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还要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还要提高国家适应能力,应该说面临着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环境、还要应对气候变化的非常繁重的任务。
解振华:
按照气候变化国际公约的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达国家资金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采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中国是在没有得到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支持情况下,利用本国的资源,自主、自愿的进行减排,这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的重视,也是我们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所作出的贡献。“十一五”期间,我们确定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又进一步规定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提出了非化石能源,也就是零碳的能源、新的能源占一次能源的15%,森林的碳汇要大幅度增加的目标。应该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行动体现了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所作出的贡献。
解振华: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既要发展,又要减排,现在只有一条路,就是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所以,五中全会已经确定中国要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要转变发展方式,要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做到既发展经济,又能够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
大家可能看到,在国家“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和将来“十三五”经济发展规划当中,都可以体现绿色经济、低碳发展的总体战略。要实现这个战略,需要抓一些典型,现在国家已经确定在五省、八市进行低碳发展的试点。
解振华:
在好的规划和开展试点的基础上,国家出台相配套的鼓励性的经济政策,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配之必要的法律和行政手段,推动和确保目标的实现。除了配套的政策之外,技术创新、技术支持,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除了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作用之外,还需要全社会参与,大力提高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促进生活方式、消费模式转变。通过这些措施,来确保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降低的目标。
解振华:
关于节能减排,它是我们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绿色低碳增长的一个重要抓手,应该充分肯定节能减排对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有一个简单的数据,在“十五”期间,我们国家大体上年均能源消费的增长是百分之十点几,支撑了年均9.8%的经济增长,而“十一五”期间,国家实行了节能减排的重大措施,在“十一五”前四年,大体上年均能源消费的增长6.8%左右,支撑了百分之十点几的GDP增长,可见,通过采取节能、提高能耗这些积极的措施,对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方面,作出了非常显著的贡献,这一点应该充分地肯定。
解振华:
应该说,确定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经过了科学论证,国家希望能够经过比较大的努力实现这个目标。这个目标的初衷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促进我们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是历史上第一次确定这么一个节能减排的目标,而且是一个约束性目标,确实没有经验,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地方在执行当中前松后紧,到今年最后阶段,为实现这个目标,采取了一些错误的做法,这些情况还是存在的。
解振华:
出现这些情况,总体上还是少数局部地区。现在我们要求各地采取积极措施之后,这些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我们确定的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到今年年底有望实现。[/url]相关阅读:
[/url] 2010.11.22
[/url] 2010.11.22
[/url] 2010.11.18
[/url] 2010.11.16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9 15:3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