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枭龙战机发动机尚需进口,发动机是战机的心脏,没有航空发动机就没有飞机。战机性能的优劣和战斗力的强弱决定于发动机性能的优劣。比如四代战机的4S标准与发动机性能直接相关的就占了两项标准,即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所以没有高性能的航空发动机就无法实现四代战机的4S标准,也就不能称之为四代战机。
目前我国枭龙战机的发动机仍然是从俄罗斯进口的中等推力RD-93发动机,最大推力只有49.4千牛,加力81.4千牛。由于枭龙是单发,其飞行速度、机动性、航程和载弹量等作战性能无法与采用二台同等型号发动机的三代战机米格-29相比,也不能与单发加推力超过122千牛的F-16、歼10等战机相比,因而枭龙也就成不了三代战斗机。我国也研制出了与RD-93同等推力的"秦岭"、"昆仑"发动机,按理是可以装配枭龙的,但因枭龙是与巴基斯坦合研的,巴基斯坦认为"秦岭"、"昆仑"发动机性能不可靠,不同意枭龙装中国产发动机,足以说明我国的中等推力发动机技术还没过关,至少性能指标在国际上还没达标。在枭龙研制过程中,巴基斯坦的敌对国印度得知枭龙装配的是俄制RD-93发动机,马上向俄罗斯发难,抗议俄罗斯卖战机发动机给巴基斯坦,威胁印度安全。当时俄罗斯政府有终止提供RD-93的意图,曾使枭龙研制工作一度停摆,后经我国与俄罗斯协商,俄罗斯才以向中巴提供的RD-93发动机推力没有超过向印度提供的发动机推力,对印度安全不构成威胁为由,拒绝了印度的抗议,才又重新恢复了枭龙的研制。为了提高枭龙的作战性能,几年前中国又与俄罗斯进行了将RD-93发动机推力提高到90千牛的谈判,印度得知消息后再次向俄罗斯提出抗议,说是如果将RD-93发动机提高到90千牛,推力超出了俄罗斯卖给印度米格-29K的发动机推力,将对印度米格-29K构成威胁,印度将考虑是否还有订购米格-29K的必要。虽然俄罗斯政府明知单发的枭龙推力不可能达到双发米格29K的推力,但为了照顾印度的情绪,增加RD-93发动机推力的谈判也就不了了之。可见,没有俄罗斯的发动机,枭龙还飞不起来。
三代战机的国产大推力发动机更不容乐观。经过近20年研仿而成的"太行"发动机虽然已经定型,但由于新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差距,许多性能指标达不到原版的AL-31F发动机。寿命只有几百小时不说,据官方有关部门审核称:"太行发动机加推力116千牛(11800公斤),基本可用"。这样一来,太行发动机的加推力比原版的122.5千牛(12500公斤)下降了700公斤。如果歼11装两台"太行"发动机,推力将下降1400公斤,如此一来,歼11战机的飞行性能、机动性、航程、载弹量等作战性能和战斗力势必大幅下降,无疑是对歼11作战性能的阉割,自废武功。当然,军方也不会将歼11两台发动机全换上国产"太行",就算换一台也将减少700公斤推力,对战机的作战性能还是有很大影响的。歼10就更不可能装"太行"了。单发的歼10需要考虑发动机的安全可靠性能问题,其次是战斗力下降问题,这不是相信不相信国产货的问题,因为相信的背后就是血的代价。
我国枭龙战机发动机尚需进口,发动机是战机的心脏,没有航空发动机就没有飞机。战机性能的优劣和战斗力的强弱决定于发动机性能的优劣。比如四代战机的4S标准与发动机性能直接相关的就占了两项标准,即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所以没有高性能的航空发动机就无法实现四代战机的4S标准,也就不能称之为四代战机。
目前我国枭龙战机的发动机仍然是从俄罗斯进口的中等推力RD-93发动机,最大推力只有49.4千牛,加力81.4千牛。由于枭龙是单发,其飞行速度、机动性、航程和载弹量等作战性能无法与采用二台同等型号发动机的三代战机米格-29相比,也不能与单发加推力超过122千牛的F-16、歼10等战机相比,因而枭龙也就成不了三代战斗机。我国也研制出了与RD-93同等推力的"秦岭"、"昆仑"发动机,按理是可以装配枭龙的,但因枭龙是与巴基斯坦合研的,巴基斯坦认为"秦岭"、"昆仑"发动机性能不可靠,不同意枭龙装中国产发动机,足以说明我国的中等推力发动机技术还没过关,至少性能指标在国际上还没达标。在枭龙研制过程中,巴基斯坦的敌对国印度得知枭龙装配的是俄制RD-93发动机,马上向俄罗斯发难,抗议俄罗斯卖战机发动机给巴基斯坦,威胁印度安全。当时俄罗斯政府有终止提供RD-93的意图,曾使枭龙研制工作一度停摆,后经我国与俄罗斯协商,俄罗斯才以向中巴提供的RD-93发动机推力没有超过向印度提供的发动机推力,对印度安全不构成威胁为由,拒绝了印度的抗议,才又重新恢复了枭龙的研制。为了提高枭龙的作战性能,几年前中国又与俄罗斯进行了将RD-93发动机推力提高到90千牛的谈判,印度得知消息后再次向俄罗斯提出抗议,说是如果将RD-93发动机提高到90千牛,推力超出了俄罗斯卖给印度米格-29K的发动机推力,将对印度米格-29K构成威胁,印度将考虑是否还有订购米格-29K的必要。虽然俄罗斯政府明知单发的枭龙推力不可能达到双发米格29K的推力,但为了照顾印度的情绪,增加RD-93发动机推力的谈判也就不了了之。可见,没有俄罗斯的发动机,枭龙还飞不起来。
三代战机的国产大推力发动机更不容乐观。经过近20年研仿而成的"太行"发动机虽然已经定型,但由于新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差距,许多性能指标达不到原版的AL-31F发动机。寿命只有几百小时不说,据官方有关部门审核称:"太行发动机加推力116千牛(11800公斤),基本可用"。这样一来,太行发动机的加推力比原版的122.5千牛(12500公斤)下降了700公斤。如果歼11装两台"太行"发动机,推力将下降1400公斤,如此一来,歼11战机的飞行性能、机动性、航程、载弹量等作战性能和战斗力势必大幅下降,无疑是对歼11作战性能的阉割,自废武功。当然,军方也不会将歼11两台发动机全换上国产"太行",就算换一台也将减少700公斤推力,对战机的作战性能还是有很大影响的。歼10就更不可能装"太行"了。单发的歼10需要考虑发动机的安全可靠性能问题,其次是战斗力下降问题,这不是相信不相信国产货的问题,因为相信的背后就是血的代价。
![]()
说的对,研制四代机正如张召忠所说"美俄研制四代战机还用了20-30年,不是说研制成功就能研制成功的"。美国的四代、俄国的五代战机研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1986年,美国的两款四代技术验证机YF-22和YF-23方案研制成功,YF-22中标,并确定以YF-22为蓝本,结合YF-23验证机上30%的技术,形成YF-22方案。第一架YF-22样机1990年首飞。1997年3月6日,第1架F-22基本组装完毕,开始进行加注燃料和发动机试车。4月9日洛克希德?马丁航空系统公司首次公开了F-22战斗机,并正式公布了"猛禽"的绰号。1997年9月7日,该机在罗宾斯空军基地进行了58分钟的首次试飞。随后,该机于1998年春返回爱德华空军基地,交由空军试验。2004年正式批量装备美国空军。从确定研制项目到装备部队经过了24年。
俄罗斯因为前苏联解体一度停止了俄五代研制。直到1997年第一架技术验证机S-37"金雕"才首飞成功。由于资金限制,该机的前两个阶段的飞行试验到2000年中期才结束,共飞行了90多次,进行了亚音速和超音速飞行,并参加了世界航展飞行表演。2001年5月,该机开始第三阶段的飞行试验,为研制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斗机积累经验,飞行试验将持续到2005年。俄另一款五代技术验证机米格1-44则2002年才开始首飞,2009年终止飞行试验。到2010年五代原型机T-50首飞,前后经过了近30年,足见跨代战机研制难度之大。
三代战机的国产大推力发动机更不容乐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