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行业企业团队:招VC引PE的3法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6 11:0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经记者李静瑕徐子莫发自北京上海
3年,从零到100亿元;3年,从高低压开关柜和变频器到风电整机;3年,成功登陆纽交所,以14美元/股的IPO价格募集了3.5亿美元!这是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3年时间获得的成功转型。在阳明成功的背后,则少不了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创投)的独特慧眼与耐力。
深创投京津以及华北地区分公司总经理刘纲认为,尽管投资新兴产业的回报期可能会相对较长,但是其高成长性吸引了众多机构。
VC/PE竞争将白热化
“哄抢,在新兴产业投资领域,已不可避免。”清科资本副总裁王利朋在向记者描述目前新兴产业投资的繁荣景象时表示,近3年VC/PE机构的绝对数量翻番,再加上新兴产业成为国家发展重点领域,投资竞争将会白热化。
据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VC/PE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共202起,涉及金额14.65亿美元,分别达到去年全年的78.0%和65.8%。自去年以来,VC/PE投资在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医药/保健品、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案例数量达509个,投资金额33.45亿美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外资PE对新兴产业已经从“觊觎”走向了实际行动。Incenture公司正是其中的一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中,曾获益于Incenture投资的Rightware公司目前已经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设置了办事处。
Incenture公司CEOSamiLampinen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未来几年通信技术与物联网结合,将成主流趋势,目前全世界的物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SamiLampinen看中的正是与中国新兴产业一起成长、从中掘金才。一场本土与外资VC/PE机构在新兴产业中的投资较量,已悄然拉开帷幕。
相关数据显示,本土PE/VC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投资数量及金额均超过外资。去年本土机构投资案例达185个,占总体比重的60.3%,涉及投资金额9.63亿美元。外资PE/VC机构投资案例114个,投资金额为8.88亿美元。
需要多样化退出渠道
退出渠道的选择,往往对新兴产业投资能否获得较高回报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大部分VC/PE都会选择通过上市实现退出。创业板的推出,就给很多投资机构提供了退出的渠道。
“虽然国家鼓励PE把资本投入到实体经济,但是外资机构不愿意投,这也导致一些机构的撤离和股权转让。”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刘志广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这表明,上市这一退出通道,远远不能够满足于VC/PE的需要,特别是在国内投资的外资PE的退出需要。
“其实,目前国内并购市场的发展与壮大也可以为VC/PE提供退出的渠道。”王利朋表示,有多种退出渠道存在,可以打消很多投资机构的后顾之忧。
核心竞争优势最重要
“目前我们向一家生物技术领域做基因工程的公司投资了1600万美元,在全球做基因库的公司中,这家公司可以排到第二。这就是我们所看重的因素,该企业的核心优势非常明显。”王利朋向记者表示。
“行业→企业→团队,这就是做新兴产业投资的路线,当然也是投资机构在选定投资项目的一个纵深考察过程。”刘纲在列举上述投资项目时表示,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在一个行业中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与行业的发展前景,都具有无限的空间。但是选好的企业仍需要看企业在核心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王利朋表示。
在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鼓励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创新型企业。但据记者了解,VC主要投资于早期的初创性企业,能有20%的成功率就是不错的成绩了,这意味着,八成的早期投资可能会失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5 02:44 , Processed in 0.6718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