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通信设备商海外“冰火两重天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0 11:4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为、中兴等国内电信设备商此时应该深刻体会到“冰火两重天”的滋味。这边厢,欧洲市场和新兴市场捷报频传;那边厢,北美市场却屡屡受阻。
  据外国媒体报道,在美国第三大电信运营商Sprint的网络升级计划招标中,华为、中兴在低于对手报价的情况下,依然输给了实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大西洋中国联通力明显弱于自己的三星等厂商,这次被拒的理由与以前如出一辙——国家安全。
  北美市场俨然成了“华为们”的梦魇,从2008年到现在,在3Com、摩托罗拉、2Wire等收购案中,中国企业无一例外地败在了“国家安全”上。为了进一步“接近”美国市场,中兴近两年不惜从美国采购了超过40亿美元的技术和产品,华为更是聘请了多位美国政界、军界前要员作为咨询顾问,但这一切都于事无补。而在大西洋的对岸,沃达丰、法国电信、英国电信、意大利电信等欧洲顶级运营商都已经把“华为们”奉为“座上宾”。更无需提非洲、南美洲等第三世界国家,在那里华为、中兴甚至能享有部分特权。
  “华为们”的海外扩张始于2003年前后,当时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协调国家和金融界的力量去扶持国外一些弱小电信运营商搞融资项目。“这相当于拿金钱换市场,华为、中兴因此快速爆发,直到今天,在很多欠发达国家,它们依然采取这种手段。”华为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也正是因为战略对路,华为的海外市场已经超过国内市场,占到总收入的六成以上。
  但在新兴市场毕竟挣的是“小钱”,北美和欧洲才是通信行业的主战场。因此,华为、中兴不得不硬着头皮迎战。在欧洲,它们依靠低价战略赢得了市场,而在美国,它们发现资金、技术、利润这些“武器”都失灵了,“国家安全”成了“紧箍咒”。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认为政治因素将成为“华为们”海外扩张最大的“坎”,“Sprint的项目竟然惊动了美国国防部和部分议员,但据我了解,美国运营商本身对中国企业并不反感。当年Nextel没有和Sprint合并之前,就极力想与中国卫通合作运营3G。”在他看来,美国的通信行业极其特殊,不能单纯地用市场维度去考量。
  既然技术、成本等“内力”不足以主导战局,那么“华为们”需要去思考如何借助外力。胡Jintao主席在访问法国期间,阿尔卡特朗讯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签署了总额为11.78亿欧元的框架协议,这或许能给“华为们”一些借鉴意义。
  
()
中国经济时报
1376粉丝
关注
张昊VIP
177粉丝
关注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2次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0:2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