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清华大学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2010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就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李稻葵认为量化宽松政策将给人民币带来升值压力,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应趋于稳健。
对美联储的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李稻葵认为“这些定量宽松的货币,将在美国经济中打滑,使不上劲”,原因在于美国的金融机构债台高筑,他们获得的资金不会直接投资于中小企业,而是率先用于提高资产质量。
“这样的结果在日本已被证实了。日本过去20年的历史就是一句话,即‘僵尸银行有了现金不会直接投资’。”李稻葵说,今天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会对美国经济本身带来短期、直接、根本性的影响。
但他提醒,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放出的这部分资金会很快流向其他的金融市场,导致其他国家货币升值。
李稻葵表示,目前我国的货币存量已超过10万亿美元,居全球首位,货币存量与GDP的比重达到200%。货币供应量超速势必会带来潜在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资产泡沫、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和资金流动风险必须高度关注。他强调,当经济增长速度稳定之后,中国的货币政策应该考虑转向,由宽松转向稳健。
()![]()
中国经济时报![]()
1376粉丝
关注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1次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转发至:白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