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1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盘点奥巴马的新外交政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7 18:1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奥巴马的外交政策的定性目前已经相当明显:多边主义、国际合作、外交至上。奥巴马并没有像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那样带领美国回归孤立主义——美国仍然是世界事务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但是所扮演的角色却发生了从“主导”到“合作主导”质的变化。他主张美国要运用“灵巧实力”:既有“硬实力”作为强大后盾,也有“软外交”与之刚柔并济;对待传统盟国,他放下身段,展开“倾听之旅”;对美国的“敌人”,他也讲求方式方法,力图以对话代替对抗。

  奥巴马的新外交政策固然是为了履行自己在竞选中的承诺,但是究其深层次的原因,这主要是针对美国国力相对变化而进行的调整。小布什给奥巴马留下一个烂摊子,美国深陷经济危机,已经很难有实力像过去那样一味通过单边行动主导世界秩序。面对现实危机,奥巴马希望修复一系列关系,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问题,同时重建美国的道义形象和领导地位。

  奥巴马主义包括美国在一系列外交关系和在国际热点问题上的政策调整。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美国目前最为头痛的两场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巴基斯坦问题;比较重要的双边关系调整包括:美欧关系、美俄关系、美国与拉美关系、美国与穆斯林世界关系。目前,奥巴马尚未能取得重大进展的外交热点问题集中在两个国家身上:伊朗和朝鲜。

  战场:从伊拉克回到阿富汗

  上任仅一个月,奥巴马就宣布美国将按照时间表“负责任地”结束伊拉克战争。他的目标是在2010年8月底结束在伊拉克的作战行动,将责任转交给伊拉克**部队。美国军方的任务将转变为向伊拉克**部队提供支持、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恐行动,以及提供安全保障。预计美国将在2011年撤出所有军队。

  从伊拉克撤军是奥巴马兑现竞选承诺的重大步骤之一,虽然预计撤军的时间之长超出了很多人的预计,但是反映了奥巴马对中东地区战略和美国国力的理性判断。奥巴马曾指出“我们不能无限期地履行一项已经使我们的军队力不从心并将耗费美国人民近一万亿美元的承诺”。伊拉克局势反复不定,美军离预先设定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远。同时,奥巴马希望能够参与实现中东地区的持久和平,然而伊拉克战争旷日持久,美国撤军的时间越晚,就越难以占据道德制高点参与中东地区的和平构建。

  与伊拉克撤军齐头并进的是增兵阿富汗的计划,派驻阿富汗的美军数目将从目前的3.4万人增至5.5万人。在这一问题上,奥巴马并没有背弃小布什反恐战争的基本理念,只不过他认为伊拉克战争与“9·11”事件和反恐战争并无直接联系,忽略阿富汗战争是反恐战争的巨大失误,打赢阿富汗战争成为美国反恐战略的核心目标。增兵阿富汗既获得美国人民的首肯支持,又有占据战略要冲虎视伊拉克局势变化之便。

  然而,阿富汗战争的重点在奥巴马上台后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奥巴马在阿富汗战争上的主要政策在于通过军事打击和民事援助瓦解并击败藏身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 巴基斯坦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重要环节。这不仅是因为塔利班目前已经东扩南下,将巴基斯坦视为藏身和战略转移的目标,使得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屡屡不能得手,更因为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觊觎巴基斯坦核武库,一旦得手,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提高巴基斯坦政府的行动能力、避免该国陷入混乱,美国上个月在东京召集了针对巴基斯坦的国际援助会议,收集到的国际援助超出50亿美元,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

  与欧洲重修旧好

  奥巴马上台以后首次以总统身份出访海外就将目的地选在了欧洲。在一周时间里他出席了三场重大国际会议:二十国集团峰会、北约首脑会议和欧盟-美国峰会。奥巴马公开承认美国在过去一段时间来忽略了欧洲在世界上的重要作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分歧损害了美法、美德关系,让布莱尔政府承受了巨大的国内压力,而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更使欧洲盟友付出了沉重代价。在整个行程中,奥巴马表现得低调而真诚,他微笑着表明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倾听”,获得了欧洲政府和民众的一致好评。

  奥巴马寻求欧洲的合作和支持,指出欧洲也应该在反恐、武器扩散、经济危机问题上站出来与美国合作,共同努力解决面对的问题。美国将倾听欧洲盟友的意见,但是欧洲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安全责任,寻求多边主义、为美国单边主义恶果解套的意图跃然纸上。

  缓和美俄关系

  在布什政府执政后期,美俄关系由于美国计划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体系、北约东扩和格鲁吉亚危机而陷入停滞,染上了浓厚的冷战色彩。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布什和北约操之过急,在一系列问题上高估了俄罗斯的底线,低估了俄罗斯人的反应。

  奥巴马政府改弦更张,从执政之初就向俄罗斯抛出了橄榄枝。主要战略意图在于缓和紧张的俄美关系,为解决国内问题创造和缓稳定的国际环境。2月初,副总统拜登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释放善意信号,声称莫斯科和华盛顿有许多共同利益。本月,奥巴马在华盛顿会见到访的俄外长拉夫罗夫,指出美俄两国在核扩散、阿富汗局势、中东局势方面都有很大合作的必要和可能。

  目前,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问题被视作俄美关系年内可能出现的最大亮点。今年12月5日,1991年签署、1994年生效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将正式到期,美俄两国目前正就新协议草案进行磋商。奥巴马将于7月赴莫斯科会晤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美俄双方固然仍缺乏信任,在北约东扩、东欧反导系统等问题上芥蒂重重,但宏观基调至少是友善而良好的。

  握手拉美“刺儿头”

  作为美国的后院拉美地区在布什执政时期不断起火。古巴、委内瑞拉这样的先锋反美情绪高涨,查韦斯、卡斯特罗频频叫板布什,巴西、阿根廷这样相对老成持重的国家也四处旁顾,寻求与美国以外的大国建立联系和合作。

  痛定思痛,奥巴马誓言重新审视与美洲国家的关系,要与美洲国家开创平等伙伴关系的“新时代”。在4月中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奥巴马不仅主动与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握手(而查氏此前曾公开称小布什总统为魔鬼),同时表示愿意重开与古巴的对话渠道。美国与这两个主要反美国家的关系改善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奥巴马拉美新政的成果。

  应该看到的是,美国对拉美国家的内政和外交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重大影响,其举足轻重的程度不会因为美国某个总统的政策而发生根本上的改变。缓和与拉美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服务于奥巴马的多边主义全球战略和改善国际形象的需要。自门罗总统以来美国就将拉美视为自己的禁脔,双方实力的巨大悬殊和地缘政治决定了双边关系的缓和不会带来本质上改变美国的绝对主导地位。

  同穆斯林世界和解

  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是小布什执政期间最具争议的。美国既有阿拉伯盟友,又因为反恐战争而戴上了“反伊斯兰”的帽子。奥巴马在与穆斯林世界关系问题上战略思考颇为清晰:“美国没有、将来也不会与伊斯兰为敌。”

  4月初,奥巴马在土耳其国会发表演讲,阐述了自己的任内与穆斯林世界关系的构想。他摒弃小布什偏袒以色列的政策,指出美国坚决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实现以巴和平共处的目标。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对此表示接受,承诺与美国合作实现与巴勒斯坦的和平。

  本月,奥巴马召集主持的巴以和谈会议将在华盛顿召开。以巴问题从来是美国中东政策的重点和巨大难题,无数美国总统都曾期望在这一问题上实现突破而皆铩羽而归。奥巴马通过在巴以问题上的协调工作和放弃原先美国偏激的意识形态追求,赢得了穆斯林世界的好感。

  两个“烫山芋”

  目前,奥巴马的全球外交战略似乎一片形势大好,改善、修复关系,重树美国的良好国际形象捷报频传。然而,在两个国际热点问题上,奥巴马尚未能够实现有实际意义的突破,那便是伊朗和朝鲜,而这两个问题都是与核不扩散密切相关。

  从竞选期间到今天,奥巴马在伊朗问题上保持温和而稳健的策略。他主张与伊朗进行接触和对话,“说服伊朗停止研制核武器的努力”。他同意与伊朗进行直接接触,放弃为谈判设置前提条件,很少提及武力威胁和“最后方案”。但时至今日,奥巴马尚未能够在伊朗问题上取得突破。

  伊朗对奥巴马的政策调整表示谨慎的欢迎,同时一再提高自己谈判的筹码。4月份,伊朗公布了核计划的新进展,声称自己的首座核燃料工厂已经建立核燃料循环系统,提前拒绝了美国可能提出的“停止铀浓缩活动”条件。5月20日,伊朗又成功试射了射程约2000公里的新型中程导弹,射程能够覆盖以色列和美国在中东的所有军事基地。伊朗步步紧逼,奥巴马尚未能够对此作出有效的政策回应。似乎仍在衡量在新的外交战略全球大背景下接触和制裁两种政策可能性孰轻孰重。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远东,还有一个国家——朝鲜正在梦寐以求伊朗已经获得的关注和直接对话。双边直接接触,放弃谈判先决条件,这都是朝鲜一直可望而不可即的政策目标。4月,期望试探奥巴马朝鲜政策的朝鲜发射了试验卫星(美日坚称朝鲜试射的是导弹),但却换来了美日在联合国推动通过强硬的谴责性主席声明。朝鲜一怒之下宣布永久性退出六方会谈。

  朝鲜期望能够与美国直接对话,用核计划为筹码换取安全和援助。但是到目前为止,奥巴马的朝鲜政策仍然遵循着“善意忽视”(benign neglect)和六方会谈的基本原则。对于朝鲜来说,这代表形势将不会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改变,胶着状态只会导致朝鲜再次采取“边缘政策”。5月25日上午,朝鲜刚刚进行了新一轮地下核试验,步步紧逼,迫使奥巴马政府作出反应。奥巴马的朝鲜政策将面临巨大的考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9-6-11 17:07:52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下了心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6-11 17:42:53 | 只看该作者
很深刻,也很符合事实,感激楼主的真心付出!!哈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6-14 17:00:00 | 只看该作者
有见地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6-11 17:07:06 | 只看该作者
看看楼主大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7-20 17:04:4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见解独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9-17 10:41:07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11-2 10:28:56 | 只看该作者
电脑正确使用方法
1、高温电脑理想工作的温度是10-35度,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好。高温的伤害主要是针对温度比较敏感的元件,比如CPU。CPU的工作温度绝不能超过80度,否则极容易烧毁CPU,而且最好安装测温报警软件。在夏天使用电脑时,要注意室内通风和降温,因此在有电脑的房间内最好有空调。
2、潮湿潮湿对于电脑的危害也比较大。一般相对湿度在30%-80%之间比较恰当。如果湿度不当容易造成短路。所以空气中过于潮湿时,开机时一定要慎重。另外,一定不要双手湿的去使用电脑。反过来,太干燥也不好。太干燥容易产生静电,同样容易对电脑熔指仪产生危害。
3、电源电源不稳其实是电脑使用过程中一个比较大的危害。不稳的电压或者是瞬间高电流都容易对电脑造成比较重的危害。电脑对交流电正常的要求是在220V,50HZ,最好具有良好的接地系统,最好再能用一个UPS。
4、灰尘由于电脑机箱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且静电会吸附灰尘,所以灰尘是很容易进入计算机的。当灰尘附着在集成电路表面时,会造成散热不畅,熔融指数试验机严重时会造成短路。光驱、软驱、显示器最怕光驱。光驱的光头上要是吸附了过多灰尘,容易造成读盘能力急剧下降。灰尘对于软驱的伤害和光驱相类似。在显示器中,过多的灰尘容易使显示器烧毁。再比如键盘、鼠标等其他配件,都怕灰尘。因此,最好能注意一下给电脑除尘
5、振动和撞击硬盘、光驱、软驱非常怕撞击,它们都是通过光头来读取转动的盘片。如果熔点测定仪受到剧烈撞击,轻者造成划伤盘片,重者造成驱动器彻底完蛋。任何一个电脑的使用者都不会希望出现这样的事情。
6、静电静电从来都是精密电路板的杀手。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在局部产生高压放电,容易烧毁电路板。防护的简单方法就是,经常给电脑放放电,用金属物体多碰碰机器就OK了。
7、无线电这个杀手往往会被人忽略,其实熔体流动速率仪对于显示器的危害一点都不小,对于主板也有干扰作用。当外界无线电信号较强时,显示器的电磁场就会受到严重干扰,如果次数多了,显示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就会受影响。因此,最好在使用电脑时能避开无线电的干扰。

以上问题,希望大家使用电脑过程中注意,以免影响电脑寿命或造成电脑故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9 00:0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