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汽车税制改革需统筹考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4 10:0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纳税人需要的是一个能让人用得起车、用得好车的汽车税收制度,而不是单个税种的修修补补,更不是单方面地加重税负
  记得在计划经济年代,家里买辆自行车,是需要到相关部门办手续、打钢印、交费用,领取一个“自行车本”的。这是因为,自行车在那个年代还属于家庭重要的财产之一。不过,随着自行车的普及与在家庭财产中比例的微小化,这套铺陈已经销声匿迹。
  但如今,汽车似乎正扮演着过去自行车的角色。
  人们如果想要拥有一辆汽车,除了车价外,还需要向国家交纳形形色色的税费。有人算了一笔细账,在购买环节,如果是国产车,企业在生产环节要上缴17%的增值税和5%的消费税。销售时,购买者需支付约9%的购置税。以买一辆10万元1.6排量的经济型轿车计算,各种税收超过3万元。此外,在使用环节,车主们每年要交纳车船税,每加1升油要交1元的燃油消费税和0.19元教育附加费,以及过路费、停车费、保险费等各种费用。
  如此看来,中国现行的计划经济和经济转轨时期共同积累下来的汽车税费体制,出发点仍为汽车是有钱人的财产。但在现实中,随着汽车进入家庭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正加入到“有车族”中。2009年1.6L以下排量的经济型轿车销量占到国产轿车销量的60%以上,像QQ、F0这样几万元的小型车也卖得火热,都说明买车人并不等于有钱人。
  此外,根据消费税的定义,其是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的一个税种,目的在于适当地限制某些特殊消费品的消费需求。但2009年购置税减征、汽车下乡以及以旧换新等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接连出台,由此产生了中国汽车市场的井喷行情,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车消费市场,这表明政府鼓励汽车消费的初衷。然而,政策的鼓励与税制的限制,在汽车身上发生了纠结。
  从发达国家的汽车税费政策看,一个基本导向是鼓励购买,抑制使用,税费主要集中在汽车使用阶段。像美国大部分州对汽车公司仅征收5%-10%的税费,终端环节没有购置税。在日本,轿车的平均税率约为11%,德国为7%。
  而中国的汽车家庭在购买环节和保有环节税负过重,在使用环节税负则相对偏低,中国现行汽车税费体系显然存在抑制汽车购买、鼓励汽车使用的倾向。最近车船税改革之所以被议论得纷纷扬扬,不在于其是否真能推动节能减排,而在于人们对汽车税费整个体系不满,这个打了“节能”旗号的改革,成了人们发泄不满的导火索。
  目前,中国的汽车税费体系需要的是一次全面统筹的改革,应该从促进汽车工业健康发展、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促进改善汽车使用条件、促进环保节能等多个方面,对车辆购置税、消费税、燃油税和公路收费制度等进行全面研究,同时合理估价普通汽车消费者的税费负担。纳税人需要的是一个能让人用得起车、用得好车的汽车税收制度,而不是单个税种的修修补补,更不是单方面地加重税负。
(责任编辑:黄珂)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9:4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