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媒:中国是否做得过火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 09:1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福布斯中文网日前发表文章,题为《中国是否做得过火了?》,作者Jack Perkowski,陈玮译。文章摘编如下:

  切勿被北京或上海的那些摩天大楼、豪华五星级酒店及新式汽车所误导。在中国做生意如往常一样困难,甚至更加困难。

  在大多数行业,中国本地企业正变得更大、更好、更强,而且正给他们的国际竞争对手带来强大的竞争压力。在电力、铁路及电信等由少数大型国有企业控制且中国政府正大力投资的行业中,政府资助的资本主义、具有财力及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家正在向世界上最大的大型公司实施致命打击。

  今年早些时候,在中国具有丰富经验的德国两大公司——西门子公司(Siemens)及巴斯夫公司(BASF) 的两位首席执行官陪同来访的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与中国总理温Jiabao进行了一次异常坦率的讨论。根据与会者的叙述,这两家公司的CEO告诉温Jiabao总理,为了获得市场准入,外国公司被迫向中国转移极为有价值的知识产权。对为了在中国做生意而被迫披露技术诀窍以及在某些行业外国公司必须与中国企业组成合资企业的那些投资限制,他们提出了抱怨。一位与会者透露,对于像这样的会议来说,这些批评性意见的交流“非常坦率”,而且近乎“对抗性”。

  中国在市场上制定规则当然是一方面。在参与过程中,外国公司可以自行决定中国的相关规则是否过于繁琐。毕竟,中国正大力投资多个行业,尤其是那些涉及基础设施的行业,而且中国政府在确保最有效地使用这些资金方面拥有既得权益。虽然跨国公司具有技术优势,但是本地公司可以比跨国公司的中国工厂以更低廉的成本制造相关产品。这就是中国政府希望当地公司参与其中的原因之一。而中国希望利用自身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机会来发展其当地产业和企业,这一点也无可厚非。

  但是,将这些手法运用到国外,那就另当别论了。而这似乎正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许多新兴市场上的做法。

  上周末,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道,德国工业界代表5个行业协会及140家顶级公司的东欧经济关系委员会(Committee on Eastern European Economic Relations)在一份报告中警告说,中国似乎是受到地缘政治目标而不是经济目的推动,这可能对欧盟造成可怕的后果。该委员会呼吁德国政府对中国和欧洲各国政府进行游说,以确保中国对其出口商的帮助不会超过其他国家。

  根据《金融时报》,该报告列举了:

  中国国有企业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China Overseas Engineering Group)如何以比出价第二低的企业低三分之一的价格,获得波兰的一个高速公路项目。


  中国的企业集团获得了中国进出口银行(Export-Import Bank of China)提供的1.45亿欧元贷款,其利率比市场利率低一半以上。借助这笔贷款,这些企业集团在竞标中赢得了塞尔维亚一项工程总额为1.7亿欧元(合2.4亿美元)的桥梁项目。

  ?哈萨克斯坦正转而通过中资银行为该国家的一些银行进行再融资。

  报告援引德国银行业协会(German Banking Association)的话说:“中国供应商的融资条款往往暴露出中国政府对中国企业的巨额补贴。比如,中国进出口银行以非常低的利率向中国企业提供长期贷款。”该委员会在报告中表示,在中资银行对可能外资项目的风险评估和中国政府政治领导层的战略利益之间,存在着“直接相关性”。

  中国在国内及海外市场的行为是否过火了呢?尽管世界其他地区目前仍在高失业率和增长缓慢的困境下苦苦挣扎,而中国的货币政策也备受外界抨击指责,但看起来中国依然我行我素。作为回应,其他国家应该会采取报复措施吧。

  这些宏观经济及政治趋势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或许对巴斯夫和西门子这样的大型公司来说,这些趋势显得至关重要,可普通公司应该怎样应对呢?在我所认识的公司CEO中,大多数人只是想搞清如何为他们公司的产品扩大市场,而不是陷入国际政治的角力战争之中。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由于困难太大而完全放弃中国市场,不是这一问题的正确答案。

  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尽最大的努力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些答案。然而,我们目前所能提供的最好建议是:不要低估了在中国市场所要面临的困难及制定一个健全战略的重要性。在我的《与龙共舞》(Managing the Dragon)一书中,我已经发现,在中国只有两条规则。第一条是:“一切皆有可能。”但是,第二条是:“一切都不容易。”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第二条可谓至理名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9 14:22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