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报:廉价食品时代或将终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 09:0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0月28日文章】题:廉价食品的终结(作者  埃里克·弗赖伊)从根本上说,全球的食品需求越来越旺盛,这正是它可能会为今后十年提供最诱人的投资机会的原因所在。

  王子与贫儿花同样的价钱买食品,但就他们所花的钱占各自收入的比例而言,同样的食品对贫儿来说要昂贵得多。这种差异显而易见,但这种差异对全球食品价格的影响可能并没有那么明显。



  事实上,由于食品价格的增长与收入的增长不相称,食品价格对富人来说显得微不足道,以致他们最后把不少东西扔进了垃圾箱。

  让我们看看美国从“新兴市场”发展成为“超级大国”的经济热量历史。根据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提供的数字,1919年,普通美国人需要工作2小时38分钟才能买3磅鸡肉,如今却只需要15分钟就够了。

  从统计数字来看,正在进行相关研究的艾迪生·威金撰文指出:“1929年,美国人把可支配收入的23.4% 花在了食品上。到1950年,这一数字降至20.6%。到 1975年降至13.8%。到2000年已降至一位数。而且这个数字包括在家和在外面吃饭的开支。”

  艾迪生继续写道:“德国人把可支配收入的 11.4%用于在家吃饭,法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4%至15%,巴西人为24.6%。中国人则把可支配收入的39.4%用于在家吃饭。”

  “就连加拿大人也不像美国人这么幸运,尽管加拿大人口要少得多,大草原又盛产牛羊。加拿大人把可支配收入的9.2%用于在家吃饭,这与美国人用于在家和在外面吃饭的开支比例差不多。”因此,想像一下这样的世界:全球人口迅猛增长,且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仅能维持生存变为生活比较富足。事实上,你不必想像这样一个世界,因为它已经到来。


  由于巴西、印度和中国等世界主要新兴市场不断发展,国民财富将日益增加。随着国民财富的增加,人们的饮食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得到了提高。

  即便饮食量没有增加多少,提高饮食的质量足以推动食品价格上涨。比如,用一顿鸡肉加米饭代替豆制品加米饭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但根据美国农业部提供的数字,生产1磅鸡肉需要6磅粮食,因此,如果数亿人开始选择吃鸡肉而不是吃豆制品,全球粮食市场无疑将受到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会只局限于粮食市场。

  正如有机食品网站www.opcs.biz指出的那样, “生产1磅鸡肉需要700加仑水,而用同样多的水,农民可以生产出16磅花椰菜或20磅其他蔬菜”。

  因此,有远见的投资者不能忽视全球饮食趋势。随着新兴市场不断发展,它们对粮食、水和能源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但全球粮食、水和能源的供应是有限的,那意味着价格将不断上涨。

  艾迪生在文章结尾写道:“美国人已经习惯于大量廉价食品。探究普通美国人的心理,他很可能会告诉你:这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他们将感到惊讶。在美国人把越来越少的收入用于食品一个世纪后,这种趋势将发生逆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9 22:5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