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媒:开发旅游不可破坏环境和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 09:2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10月29日文章】题:中国国内旅游的两副面孔(作者  米奇·莫克斯利)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中,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的丹巴藏寨被评为“最美六大古镇古村”之一,而甲居藏寨就属于丹巴藏寨的一部分。

  甲居藏寨位于藏族居住区,四面被雪山环绕,景色极其优美。国庆长假期间,来自成都和全国各地的游客潮水般涌向这个“藏族村寨”。门票价钱为4.5美元,游客可以自由游览村寨的各个角落,还可以尽情拍摄有着藏族风情的建筑,比如用干谷物装饰的房顶。

  甲居藏族并不是一个贫穷的村落,大部分村民都购买了汽车或卡车。这里是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给少数民族地区生活带来变化的一个缩影。

  中国政府在中产阶层当中大力促进旅游业。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短途旅行或郊游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长途旅行,亲身体验大好河山之美。携带相机和摄像机出门的新一代游客开始把目光瞄向更远的地方,比如四川、云南和西藏,在那里生活的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深深地吸引了他们。

  喜爱只身行走天下的王辉桂(音)自称“老驴”。他说:“每年我都要到这些地方看看,我非常喜欢拍照。”

  王在北京一家跨国企业工作,他是典型的中国游客的代表。他已经5次前往四川的藏族地区,西藏也去了4趟。“我对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感兴趣。那里的文化、历史和语言我都想了解。”王在距离甲居藏寨车程30分钟的中路藏寨的一座碉楼楼顶上对记者说。


  山水旅行社经理李非(音)介绍说,藏线旅游是近年来逐渐升温的一条旅游线路。该旅行社每年会接到70至80个藏线旅游订单,最终全年通过该旅行社到藏族地区旅游的游客约有2000人,“人们喜欢去西藏旅行。我们收到的反馈都很好。游客们都认为那里的湖泊和天空很清澈”。

  但是,旅游业也影响了环境,改变了当地社会结构。在旅游业的推动下,对少数民族的亲切感很快变成了开发。中国各地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主题公园,例如云南省西南地区的傣族园。当地居民不得对传统的傣家民居进行大的改动,而且每天都要靠着名的泼水节来挣钱。真正的泼水节每年只有3天。这里的傣族园其实是汉族人在经营,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

  这些民族园的功能之一是给人们提供一个亲身体验少数民族生活的机会。但是,像在甲居藏寨这样的地方却弥漫着类似美国迪士尼乐园的氛围,当地文化努力地调整以适应汉族人对少数民族先入为主地设想。

  甲居藏寨原本就是一个隐藏在大山当中的普通村寨。1998年一名香港游客说服当地一户藏族人家把自家寨子改建成了家庭族馆。甲居藏寨随之出名。几年后,这里的家家户户几乎都变成了家庭旅馆。很快,一辆接一辆的旅游巴士堵塞了通往村寨的蜿蜒小路。砍伐树木和修建民宅破坏了山体结构,带来了山体滑坡的危险。村寨四周垃圾堆积如山。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何明指出,地方政府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少数民族的权益,这比开发少数民族旅游区以满足汉族游客的猎奇心更为重要。

  “少数民族文化是独一无二的文化,不同文化的入侵会破坏它们。而且随着大量游客涌入少数民族地区,各地政府把当地文化商品化,甚至改变了宗教习惯。”何明说。

  旅行社经营者李非则认为:“硬币都有两面。旅游业让旅游区获得了收益,但同时也同化了当地文化。我们旅行社在发团前一定会向游客详细讲解当地习俗和各种禁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20:5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